游客
题文

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其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l.0mol·L-1的Fe(NO33溶液的pH=l,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进行的操作是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              ,说明SO2具有        性。
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猜想1:SO2与Fe3+反应;
猜想2: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猜想3:……
(4)甲同学从装置B中取出适量反应后的溶液,能使KMnO4溶液褪色。
【得出结论】猜想1成立。其结论正确吗?            (填是或否)。
若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正确无需回答)。
(5)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猜想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NaNO3固体和盐酸等。)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配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6)在实际操作中,当SO2通入Fe(NO33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接着又变为黄色,请用相关离子方程式表示其过程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工业上,向500-600℃的铁屑中通入氯气生产无水氯化铁;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上述过程进行试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实验中,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 B 中加入的试剂是
(2)制取无水氯化亚铁的实验中,装置 A 用来制取。尾气的成分是。若仍用 D 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
(3)若操作不当,制得的 FeC l 2 会含有少量 FeC l 3 ,检验 FeC l 3 常用的试剂是。欲制得纯净的 FeC l 2 ,在实验操作中应先,再

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又名“大苏打”,溶液具有弱碱性和较强的还原性,是棉织物漂白后的脱氯剂,定量分析中的还原剂。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装置如图(a)所示。

已知: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b)所示,
(1)Na2S2O3·5H2O的制备:
步骤1:如图连接好装置后,检查A、C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步骤2:加入药品,打开K1、关闭K2,加热。装置B、D中的药品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填编号)。
A.NaOH溶液B.浓H2SO4
C.酸性KMnO4溶液D.饱和NaHCO3溶液
步骤3: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当C中溶液的pH时,打开K2、关闭K1并停止加热;C中溶液要控制pH的原因是
步骤4:过滤C中的混合液,将滤液经过加热浓缩,趁热过滤,再将滤液、过滤、、烘干,得到产品。
(2)Na2S2O3性质的检验:
向足量的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Na2S2O3溶液,氯水颜色变浅,检查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常用Na2S2O3溶液测定废水中Ba2+浓度,步骤如下:取废水25.00 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过滤、洗涤后,用适量稀盐酸溶解.此时CrO24全部转化为Cr2O2-7;再加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10 mol·L-1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完全时,消耗Na2S2O3溶液18. 00 mL。部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r2O72-+6I-+14H+=3I2+2Cr3++3I2+7H2O
I2+2S2O32-=S4O62-+2I-
则该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本题共12分)阿司匹林()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因乙酸很难与酚羟基酯化,工业上以水杨酸()与乙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阿司匹林。粗产品中主要的副产物是水杨酸多聚物,需进一步提纯。反应原理和相关物理数据如下:

名称
常温下状态
水中溶解性
乙酸酐

与水反应
阿司匹林

冷水中微溶;热水中易溶
水杨酸多聚物

难溶

下图是工业上制备并提纯阿司匹林的部分流程:

完成下列填空:
37.步骤①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未画出),实验仪器必须干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对烧瓶进行加热的合适方法是____________。

38.反应中加入的乙酸酐是过量的,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步骤②中加入水的目的是使乙酸酐转化为乙酸,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需冷却至常温再进行过滤,冷却的目的是______;检验步骤③所得滤液中是否含有水杨酸,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写化学式)。
39.步骤④中加入NaH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0.步骤⑤过滤得到的滤渣主要是_____________。步骤⑥中加入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1.从步骤⑥到成品纯阿司匹林的剩余操作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共12分)氯化钠是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其晶体不带有结晶水,饱和食盐水也是实验室常用试剂。完成下列填空:
32.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离子和少量泥沙,某同学设计的提纯步骤依次为:溶解、过滤、加入沉淀剂、调pH、蒸发结晶。其中还缺少的步骤是_________。
33.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检验阳极产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粗盐配制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则阴极区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4.氯碱厂称固体烧碱为“片碱”。用滴定法测定片碱中杂质Na2CO3含量的过程如下:
称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酚酞试液,用标准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再加甲基橙,继续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数据处理。实验中用于溶解片碱的蒸馏水必须事先煮沸一段时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用酚酞作指示剂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5.下列关于饱和食盐水的用途及装置设计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编号)。

a.模拟工业制纯碱b.制乙酸乙酯实验中接受产物
c.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d.实验室制乙炔
36.在饱和食盐水中加入浓硫酸,会有大量固体析出。过滤、洗涤、得干燥固体。为确定该固体的成份,进行以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测得溶液显中性;
②称取1.961 g固体于坩埚中加热,发现有水生成,继续加热至固体恒重,称量质量为1.331 g。判断固体已恒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1.331 g固体全部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干燥纯净沉淀1.165 g。则原固体的成份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本题共12分)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固体A,为分析A的成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32.甲实验:用pH计检验A是否为纯净的碳酸氢钠。25℃时,将一定质量的样品A溶于水配成溶液测其pH,还需另一种试剂和水进行对照实验,该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33.乙实验:将A配成溶液与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判断A是否为纯净的碳酸氢钠,下表是几组实验的现象:

产生浑浊的原因可能是①A中含有碳酸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丙实验:称取0.736g样品,配置成1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0.1000 mol/L的盐酸滴定,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丁实验:通过受热质量分析法测定A是否为纯净的碳酸氢钠,取10.000g样品置于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中加热,经干燥、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上述操作步骤至少进行______次,当剩余固体质量为____克(保留3位小数)时,证明A为纯净的碳酸氢钠固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