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则寓言,回答问题。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马无故而入胡暮而果大其财
B.其邻人之亦云对子骂,则是无礼
C.马无亡而入胡此独以跛之
D.不筑,必有盗其马胡骏马而归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丁壮者引弦疑邻人之父
B.子曰:“不筑,必将有盗。”此之谓乎
C.此独跛之故为顺流下矣
D.近塞人,有善术者其邻人父亦云

“智子疑邻”的根本原因是(   )

A.因为坏墙正与“邻父”家紧邻,只可能是他偷的。
B.因为儿子这么说是一种高明的预见,“邻父”则是贼喊捉贼。
C.根本原因是持相同看法的两人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
D.因为别人不知道他家的围墙坏了,只有儿子和“邻父”知道。

对两则寓言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智子疑邻》通过“其子”与“邻人之父”提出相同意见却有不同结果和遭遇的对比,围绕“雨”展开情节,表现中心。
B.《塞翁失马》紧扣“失马”“得马”这一主线,通过四次转变,两对比较,寓意内蕴于故事中。
C.《智子疑邻》告诉人们听取意见应该听正确的,不要因亲疏而有所偏废,要尊重事实的道理。
D.《塞翁失马》告诉人们:一时受到损失,说不定反而因祸得福。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不可将世上的事物一概而论,要辩证地看待事物。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解释划线的词。
天下为()壮有所()大同()
、翻译句子。
①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本文哪句话意思相同?请你写出这句话并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怎样实现“大同“?试用原文语句回答。
、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
、试举例说明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三)记夜游承天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下面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与为乐者(思念) B.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睡觉) D.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这段文字叙事、描景、抒情集为一体: (事),这是事之雅者;(景),这是景之美者;(情),这是情之深者。
整段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三峡(10分)
①到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zhǔ(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襄:②虽:③奔:④湍: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描写的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
.选文共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其特点怎样(用文中一个词作答)?(3分)
答:所写景物有:
其特点:
、翻译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1分)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shuài)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二)玄德曰:“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恐托付不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在语段(一)中,诸葛亮叙述了哪三件历史故事?(3分)
.两个语段刻画了刘皇叔、诸葛亮怎样的性格?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二)阅读《三峡》一文选段,完成5—9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划线字。
(1)略无阙处 __________(2)多趣味, _______
(3)沿阻绝__________(4)引凄异 ____________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内容写出三峡江水的什么特点?李白有一首诗表达了与它相同的情景,你能默写其中相关的两句吗?
、“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以“清”字状以“荣”字状以“峻”字状
以“茂”字状,相互辉映,大自然充满无限生机
、最后一句渔者歌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