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首播了一部以世界性大国历史为题材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此片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各界的热议。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与图片信息相关的是那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饱受煎熬的奴隶带来了希望。它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讲
(2)材料二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谁?他是美国历史上与华盛顿、杰斐逊齐名的三大伟人之一。他对美国历史的贡献是什么?
材料三

材料四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0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3)根据材料三,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谈谈美国发展道路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恩格斯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国人反对一切外国人的普遍起义,并使这一起义带有绝灭战的性质……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材料三: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请回答:
(1)图一中“沉迷的帝国”和“堕落的帝国”分别指哪个国家?导致该帝国沉迷的根源是什么(或该帝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曾怎样探索?(举1例说明)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综合探究:
历史伟人有时会对历史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三幅图片为20世纪世界杰出的伟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面对20世纪各自国家的社会动荡或剧变,这三个伟人在当时各自的国家都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革。
请结合史实回答:
(1)这三个伟人在当时各自的国家都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改革?
(2)图一、图二两位伟人的改革分别“新”在何处?
(3)三位杰出的改革家在改革的过程中都十分关注民生,重视农业发展,他们在农业方面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4)从上述改革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美国的特产玉米、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亚、非、欧三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亚洲的茶叶等传到了欧美。
材料二: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三:下图漫画反映了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发展中国家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材料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数据GDP增长率:2002年-8% ;2003年-9.1% ;2004年-9.5%
外资增加:到2005年2月,实际利用外资5700亿美元;
进出口增加:2004年9月,进口416亿美元,出口419亿美元,均比同时期增约30%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世界历史上哪一重大世界,简述其影响。举出一位把隔绝地区沟通起来的人物。3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中什么现象?它的表现有哪些?推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一现象所产生的积极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想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输家,应当如何应对?3分
(4)材料四说明这一趋势对我国产生什么影响?1分
(5)从以上材料中,你获得哪些启示?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益,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誓词
材料二:在……开始时,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三: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材料四: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他坚定地认为,这需要国家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摘编自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2》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哪一重大事件?简述其影响。2分
(2)材料二为了摆脱落后状态,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影响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为了“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国政府采取什么措施?简述其影响。2分
(4)材料四中美国为了应对“大萧条”采取什么措施?这种措施的特点和效果如何?3分
(5)以上材料他们都面临怎样相同的境况而采取什么措施度过难关的。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3分

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政府源于人们的契约,政府的目的在于保障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为人民谋福利。
材料二: “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
——列宁
材料三 :北方人民热烈欢呼宣言的发表,黑人群众连夜集会,欢庆自由和解放。南方的奴隶主则咒骂林肯是“魔鬼”,把宣言的发表说成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惊人的政治罪行、最愚蠢的政治错误”。然而历史是公正的,它已经证明宣言是一个民主性的革命文件,它是美国人民(包括黑人与白人)长期进行反对奴隶制和废奴斗争的结果。宣言的发表加速了北方的军事胜利。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走自己的路。90多 年来,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人民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立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是通过什么手段并通过什么法律手段实现人民“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的。
(2)材料二中的“大革命”是指什么?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它是通过什么法律手段来巩固“大革命”成果的?
(3)材料三中的“宣言”是指什么?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4)材料四中“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是指什么?它最早是在那部文献中得以规定保障的?
(5)以上材料体现的时代发展趋势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