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很重要的两个力学方面的物理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一个电磁铁吸住一个小钢球,当将电磁铁断电后,小钢球将由静止开始向下加速运动。小钢球经过光电门时,计时装置将记录小钢球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用直尺测量出小钢球由静止开始下降至光电门时的高度h。
(1)该同学为了验证“动能定理”,用游标卡尺测量了小钢球的直径,结果如上图所示,
他记录的小钢球的直径d=________cm。
(2)该同学在验证“动能定理”的过程中,忽略了空气阻力的影响,除了上述的数据之
外是否需要测量小钢球的质量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3)如果用这套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的做法能提高实验精度的是 。
A.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小球的直径 |
B.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小球的直径 |
C.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小球的质量 |
D.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小球的质量 |
(1)如图甲是“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如果采用新电池进行实验,实验时会发现,当滑动变阻器在阻值较大的范围内调节时,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很小,原因是:____________.从而影响测量值的精确性.为了较精确地测量一节新电池的内阻,可用以下给定的器材和一些导线来完成实验,器材:量程3 V的理想电压表 V,量程0.6 A的电流表 A(具有一定内阻),定值电阻R0(R0=1.50 Ω),滑动变阻器R1(0~10 Ω),滑动变阻器R2(0~200 Ω),开关S.
(2)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乙,加接电阻R0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方便实验操作和数据,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填R1或R2);
(4)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计算新电池内阻的表达式r=________;(用I1、I2、U1、U2和R0表示)
(5)处理实验数据时,测出两组U、I值,便可计算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这样做虽然简单,但误差可能较大.处理数据时如何减少实验误差,请你提出一个处理方
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学期我们学校物理实验室进行了改造,新进了一批螺线管,已知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电阻率ρ=3.4×10-8 Ωm。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算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长度。他们选择了多用电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导线和学生电源等。
⑴他们使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操作过程分以下三个步骤:(请填写第②步操作)
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电阻档“×1”;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红黑表笔分别与螺线管金属丝的两端相接,多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
⑵根据多用电表示数,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应从图(b)的四个电路中选择_________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
⑶千分尺测量长度可以精确到mm.他们使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为_________mm;
⑷根据多用电表测得的金属丝电阻值,可估算出绕制这个螺线管所用金属丝的长度约为_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⑸他们正确连接电路,接通电源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始终无示数。他们利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检查电路故障,写出简要步骤。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 ,结点的位置必须都拉到同一位置O点,不能随意变动; |
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之间的夹角总为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
C.必须使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 |
D.力的夹角越大越好。 |
(2)如果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弹簧竖直悬挂,并在下端逐个增加钩码,同时用毫米刻度尺分别测出加挂不同钩码时弹簧的长度L,测出的弹簧的弹力F(F的大小等于所挂钩码受到的重力)与弹簧的长度L的各组数据,逐点标注在图乙中的坐标纸上,设弹簧原长为Lo,则弹簧劲度系数K的表达式为k=,由图像可以得到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若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测得s1="5.00" cm,s2="1.36" cm,s3="1.48" cm。那么:AD之间的平均速度V=m/s,C点的瞬时速度VC=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