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物质是由H、O、C、Ca、Cl、Mn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的物质。
(1)某气体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则该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图所示实验中,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使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后D溶液变浑浊,则D溶液中的溶质是 ,试管②中的现象是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学习了《奇妙的二氧化碳》后,同学们对书本实验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设计了 “魔手”实验。(如图)
(1)如图所示在一次性手套的每个指袋中各加入一种物质,用夹子夹住后捏瘪手套掌部系紧手套口。
(2)打开拇指和食指指袋夹子,将拇指内液体倒入食指指袋中。手掌迅速“增肥”,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
(3)打开中指指袋夹子,使液体流入手掌,振荡后液体变浑浊,手掌稍微变小。将液体流回指袋后夹上夹子。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
(4)分别用剩余的两个手指指袋重复步骤3操作。只有小指能使手掌“减肥”成功。则吸收二氧化碳的试剂最好用 。
A.稀盐酸 | B.澄清石灰水 | C.蒸馏水 | D.氢氧化钠溶液 |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开始收集最佳时机是 。符号表达式为: 。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若用F装置收集,则二氧化碳应从 管口通入,验满的方法方法是 。
如图是有关氧气知识的网络图(反应条件部分省略),请回答:
(1)物质①是黑色固体,化学式是 。
(2)物质②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是 。
(3)物质③中的阳离子符号是 。
(4)若物质④为无色液体,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图中:“”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用化学用语表示框内物质。
(1) (2) (3)
用“>”、“=”、“<”填空
(1) 地壳中元素含量:O Fe;(2) 分子大小:0℃时的水 0℃时的冰;
(3) 核外电子数:Cl Cl-;(4) 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水 过氧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