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填序号) 。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
(2)图A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 ,实验室可选用图C制取该气体,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制作了图B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某些地方的饮用水中含有少量的Ca(HCO3)2,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CO2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试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4)图D所示,通过对比实验探究了燃烧需要的条件,此实验中的热水除了起加热的作用,还起 的作用;实验过程中发现,铜片上的红磷一段时间后也燃烧了,原因可能是 。
化学是从分子、原子的视角认识物质的,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化学用语书写:①干冰②两个铁原子③三个氧分子(2)依据图示回答:图A~C是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表示化合物的是图_____,图C中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②可表示A转变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小琴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她事先除去了金属片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
(1)A实验中,为了比较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过量的稀硫酸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实验中,为了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两种金属片分别是和,烧杯内盛放的溶液是过量的溶液。
(3)为了验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琴同学将锌片和铁片同时插入A实验后的剩余溶液中,而没有插入B实验后的剩余溶液中,其原因是。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备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ABCDE
(1)仪器a的名称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3)若用B装置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收集氧气可以选用的装置有。
铁、铜和铝是人类生活中常用的金属。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用铜、铝做导线,利用了它们的性。
(3)铁锅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
(4)铜器表面会生成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该物质含有种元素,从它的化学式可推知,铜生锈的过程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
有关。
(5)除去铜器表面的铜锈时,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碳,同时得到蓝色溶液。若再向上述蓝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铁粉与蓝色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甲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已知甲和乙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1)甲、乙、丙、丁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2)甲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化的是 (填序号)。
a. 原子种类b. 原子数目
c. 分子数目d. 元素种类
(4)该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