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科学家欲探究甲苯对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问题:
实验课题:探究甲苯溶液的浓度大小对小鼠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的抑制性强弱。
实验材料:浓度为1.6 μg/g、3.2 μg/g、4.8 μg/g的甲苯溶液、生理盐水、育龄相同雄性小鼠若干、秋水仙素等。
实验步骤:将小鼠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皮下注射等量的三种浓度的甲苯溶液和生理盐水。48 h后注射秋水仙素并处死小鼠,剥离小鼠睾丸曲精小管,将其捣碎、离心、染色,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小鼠减数分裂相。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如下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分裂相数
实验组
低 1.6 μg/g
206
中 3.2 μg/g
166
高 4.8 μg/g
153
对照组
生理盐水
260
 
 
 

实验分析:
(1)该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因变量为________。
(2)处死小鼠前,注射秋水仙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可选用________作为染色试剂。
(4)从机理上推测,甲苯作用于精母细胞,可能抑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苯是致癌剂,从实验结果上看,过量接触甲苯易造成机体________功能减退。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是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__表示,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填“Ⅰ―→Ⅱ”或“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
(3)图中物质B指的是__________,该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
(4)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_________有关,曲线②Q点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

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II-2的基因型为______,III-3的基因型为______。
(3)若III-3和III-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
(4)若IV-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5)IV-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__。

图1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这种动物某个体内精原细胞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 ,DE段形成的原因是
(2)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图中的染色体,需用 染色,要观察染色体操作步骤是 。图1中处于E点的细胞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图2中 (填序号)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3)若该生物的基因型是GgPp,在精细胞的形成过程中G与P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2 (填序号)细胞中,G与G的分离发生在图2 (填序号)细胞中,该细胞的名称是 。若某精原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GPp的精细胞,原因是
④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 (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4)在图1中绘制此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的变化曲线(不标字母)。

下图表示人体内部分结缔组织细胞的形成过程。其中,成纤维细胞的形成过程未经人为调控。A细胞到单核细胞、血红细胞的几种途径中部分属于人为调控过程,PU、GATA为两种蛋白质,是细胞内调控因子。

(1)在上图所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过程②中,中心体和染色体数的倍增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______期和________期。
(2)表1比较了过程①和②的特点,用“√”表示“发生”,用“×”表示“不发生”,完成下表。

则表中应该“√”表示的序号有
(3)图中A、B、C、D四类细胞,分化能力最接近胚胎干细胞的是______。A细胞到单核细胞、血红细胞的过程被称为 ,两种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4)若要使血红细胞前体直接转变成单核细胞,可行的人为调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叶色
平均叶面积(cm2
气孔密度
(个·mm-2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浅绿
13.6(100%)
826(100%)
4.33(100%)

绿
20.3(149%)
768(93%)
4.17(96%)

深绿
28.4(209%)
752(91%)
3.87(8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考)
(1)CO2 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 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 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光照强度减弱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 反应,此时(1)中所述的固定产物将
(3)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 ,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 。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最后发生改变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