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
|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
1919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备忘录中曾说:“我想象不到将来有比这更能引起战争的原因了:已明确证实自己数以世界上最充沛、最强大的民族之一的德意志民族,居然被一群小国所包围,这些国家中的多数从来就没能为自己建立过稳定的政府,而每个国家中又都存在着大批吵着要与他们的祖国统一的德意志人。”材料表明劳合·乔治担忧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 B.对德国的过分削弱会激起新的民族矛盾 |
| C.民族自决的提议会使德国东山再起 | D.众多小国政权的不稳定 |
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
| A.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 | B.使英、德分别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
| C.大大加速了一战结束的进程 | D.使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 |
对一战战后初期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状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九国公约》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 B.美国对华持“门户开放”政策 |
| C.英日同盟的主要目的是共同对付俄国 | D.美英在抵制日本扩张的态度上截然相反 |
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政治人物的言论:
① 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英·格雷
②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皮洛夫
③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法·福煦元帅
④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捍卫者。——美·威尔逊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①④③ | D.②①③④ |
该图所示是1913年欧洲形势,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
|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
| C.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
| D.列强之间相互勾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