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拥护。”下列史料与这种“制度”相关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于以贵不以长 |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
C.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一位学者介绍某城市丰富的文化资产时,将该地从古以来的宗教信仰比喻成一座房屋。他说:最下层居住的是法老,……再上面一层是基督,最上面一层则是安拉。这个城市位于
A.北非的埃及 | B.阿拉伯半岛 |
C.两河流域 | D.巴尔干半岛 |
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法典》是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公元前1792年属于
A.公元前18世纪初 | B.公元前18世纪末 |
C.公元前17世纪初 | D.公元前17世纪末 |
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B.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
C.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 |
D.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 |
该图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
B.承载了北大人“肩负重任”的理想与追求 |
C.隐含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 |
D.反映了“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学术精神 |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在此倡导的是
A.推行体现民众意志的法治 | B.明确和强化法治的严肃性 |
C.树立统一的“天下之法” | D.法治与人治有机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