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

A.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比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不同之处是( )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

A.确立了毛泽东的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是共产党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在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80周年纪念日的前后,中山、南京、广州、上海、武汉、北京6个城市同时举办专题图片展。几个同学看到该报后有如下讨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之所以在南京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B.之所以在广州举办是因为孙中山亲率领导了黄花岗起义
C.之所以在上海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D.之所以在武汉举办是因为辛亥革命首先在此爆发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下列关于其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是20世纪中国革命历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