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 直 左 手 执 卷 末 ,右 手 指 卷 ,如 有 所 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佛印绝类弥勒 类: 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
③如有所语 语: ④右手执卷端 卷端: 翻译句子。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上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
阅读下面文章。
漓江情韵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回过神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流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矍瘦削,身体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柔美多情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作者:从维熙。有删改)“情韵”是精神韵致,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笔下漓江情韵的具体内容。
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从文中画线的a、b两个中任选一句,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充满阳刚的人”总是令人心生敬畏,请你联系本文和生活中的事例,谈谈读完本文后,你得到的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节选自《陈涉世家》)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三处)。
乃 令 符 离 人 葛 婴 将 兵 徇 蕲 以 东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
(1)吴广素爱人素: (2)将军身被坚执锐身:
(3)比至陈比: (4)皆刑其长吏刑: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与阳休之书(选段)
在本县之西界,有雕山也。其处闲远,水石清丽,高岩四匝(圈、周),良田数顷,家先有野舍(别墅)于斯(这里),而遭乱(战乱)荒废,今复(又)经始(开始重建)。即石成基,凭(依靠)林起栋。萝生映宇(屋檐),泉流绕阶。月松风草,缘庭绮合。日华云实,傍沼星罗。檐下流烟,共宵气而舒卷;园中桃李,杂松柏而葱茜。时一褰(qiān 掀起)裳涉涧,负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之间也。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词。
⑴ 任意东西: ⑵ 争高直指:
⑶ 横柯上蔽: ⑷ 缘庭绮合:选出下列句子中的“而”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
A.先天下之忧而忧 | B.身飘飘而将逝 | C.吾恂恂而起 | D.杂然而前陈者 |
先将[甲]文中横线上所缺的句子补充完整,再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⑴ [甲]文所缺的句子:
⑵ [乙]文中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⑵ 萝生映宇,泉流绕阶。
译文:[甲]文是从视觉和 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用原文回答)的特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作者的别墅毁于战乱后仍在原地重建的原因。
阅读王安石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君讳① 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②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③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④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略⑤”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
【注】①讳:对尊长避免说其名,表示尊敬的心意。②主簿: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③卓荦(luò):超出一般。④大人:指德行高尚的人。⑤方略:方法与谋略。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而自少卓荦不羁( )②善辩说 ( )
③不宜弃之州县 ( ) ④君亦常慨然自许(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
A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为天下唱 C 或异二者之为 D士卒多为用者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而 陕 西 大 帅 范 文 正 公 以 君 所 为 书 以 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结合文中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许平是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
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选自[宋] 欧阳修《朋党论》)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3)其故何哉()(4)以之事国() 下列各句与“以同道为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B.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
C.以之修身。 | D.以同利为朋。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甲)(乙)选文各自表明了怎样的观点?(用原文回答)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句中“是心”具体指什么?
(3)(甲)文中的“贤者” 和(乙)中的 “君子”他们有何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