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是某校七年级的一名女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她家住偏远农村,那里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她父母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用,要她辍学打工,小兰被迫离开学校到浙江打工挣钱。阅读上述材料后,结合所学的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花的父母的行为违法了哪些法律?(至少写出三部法律名称,6分)
(2)、假若你就是小花的同学,为帮助她重返校园,你觉得应怎样说服她的父母?
材料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三月在北京召开。今年的两会上,以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出发点的“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纷纷“点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每个人都有自豪感尊严感;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1)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项目 |
知识链接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建成时间: |
全面深化改革 |
改革的地位: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时: ” |
全面从严治党 |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地位: |
材料二:反腐倡廉:标本兼治依法反腐
2014年的反腐风暴在规模、密集程度、深入性以及制度探索方面,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强态势。2015年在继续“打虎拍蝇”的同时,如何依法反腐、制度性反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表示,要加快制度建设,加强反腐立法,“最好的制度要以法律的形式呈现”。
(2)看了上述材料二后,九(3)班同学围绕加强反腐立法与实现依法治国的关系展开了讨论,樊符同学认为“加强反腐立法“打虎拍蝇”,不仅能实现依法治国,也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你认为他的这种说法正确吗?请你试加辨析。
材料一:红绿灯变奏曲
材料二:初中学生小王和小李放学后同路回家。行至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此时,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小王见状,飞速穿过马路,小李面临两种选择:A:跟着小王骑过去;B:停下来,等绿灯亮了再过去。
材料三:2007年5月10日上午,东台市在街心公园举行了“不闯红灯——东台文明交通行动(2007)”启动仪式。东台市交巡警部门从6月份开始,组织推进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工作。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材料二、如果你是小李,你会选择哪些做法?为什么
(3)为配合“不闯红灯——东台文明交通行动(2007)”的行动,你该怎么做?
材料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表
1978年 |
1988年 |
1998年 |
2008年 |
2014年 |
|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
0.36 |
1.5 |
8.44 |
31.4 |
63.6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43 |
1180 |
5425 |
15781 |
28844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34 |
545 |
2162 |
4761 |
10489 |
(1)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表数据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读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了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2)接电话者的做法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三点,6分)
(3)假若你的朋友也有这种倾向,你会为他做些什么?(三点,6分)
材料一:中新社北京三月五日电(记者阮煜琳王鲁平) 朱镕基总理在五日上午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在经济较快增长.物价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材料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哪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这一目标何时能够实现?
(3)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哪一年的什么制度?
(4)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三方面,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