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为小红同学设计的“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物电路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 (选填“A”或“B”)端.
(3)当小红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大小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发生了 (选填“短路”或“断路”).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记下电流表示数.当将原来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要使电压表示数保持2V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设计了实验电路并进行了部分连接,如图甲所示。
(1)请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 前,应将滑片 移到滑动变阻器的 (填“左”或“右” 端;
(3)闭合开关 ,该小灯泡正常发光,调节滑动变阻器,让电压逐次降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发光情况 |
明亮 |
不很亮 |
不亮 |
较暗 |
微光 |
熄灭 |
熄灭 |
电压 |
2.5 |
2.1 |
1.7 |
1.3 |
0.9 |
0.5 |
0.1 |
电流 |
0.28 |
0.24 |
0.21 |
0.19 |
0.16 |
0.05 |
|
计算的电阻 |
8.9 |
7.1 |
6.2 |
4.7 |
3.1 |
2.0 |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
(4)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减小而 。
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景。
(1)若光屏上清晰像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 移动;
(2)蜡烛发出的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3)为了模拟人眼成像特点,有同学提议将光屏和蜡烛位置互换,你认为可行吗?
答: 。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过程中,将水温与加热时间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 |
|
3 |
3.5 |
4 |
4.5 |
5 |
5.5 |
6 |
|
温度 |
|
92 |
94 |
96 |
97 |
97 |
97 |
|
(1)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
(2)由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
(3)加热 后提高火焰的温度,水温 (填“会”或“不会” 升高。
某同学为了探究“电阻丝的电阻 与长度 、横截面积 和材料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1)如图甲所示,是取一段新的电阻丝紧密绕制,用刻度尺测量出它的直径示意图。由此可知,电阻丝的直径为 ,从而计算出电阻丝的横截面积 。
(2)在实验中,先保持电阻丝的横截面积 和材料不变,探究电阻丝的电阻 与长度 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 法(选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 。
(3)为了探究电阻丝的电阻 与 的关系,实验室备有以下实验器材:
.电源 (电压
.电流表 (量程
.电流表 (量程
.电阻箱 (阻值
.待测电阻丝 (阻值约为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则:
(4)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的是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5)把电阻丝拉直后,将其两端固定在刻度尺的接线柱 和 上,在电阻丝上夹一个金属夹 ,移动金属夹 的位置,就可改变接入电路中金属丝的长度 ,把这些实验器材按乙图的电路连接起来。闭合开关 前,电阻箱的阻值应调整到 。
(6)闭合开关 后,将电阻箱调到适当位置不动,多次改变金属夹 的位置,得到多组 、 的数据。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在坐标平面内,以电流的倒数 为纵坐标、电阻丝的长度 为横坐标,得出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图象说明,横截面积 相同的同种材料的电阻丝,接入长度 越长,电流 越小,电阻 。
(7)该电阻丝 长度的阻值为 .
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使用小车而不使用木块,是因为小车与桌面间的 更小,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在实验开始时,由于粗心只在左盘中放入砝码,小车立即向左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左盘中砝码的重力势能将 ,动能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两个盘中分别放上两个相同的砝码后,小车静止在桌面上,这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