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法治中国将释放出“法治红利”,助推经济升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然而法治基础目前依然相对薄弱。强政府弱市场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产权保护不力、商业贿赂、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问题与过度行政干预有关;我国企业每年所订立的经济合同的履约率仅为60%,每年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
材料二:法治历程与改革实践密切相关。以下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路线图:
1978年 |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
1997年 |
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2002年 |
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
2007年 |
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012年 |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2014年 |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 |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针对材料一中所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2)材料二中这一“路线图”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材料一据统计,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未扣减出口退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共入库37 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增收6 770亿元。全年税收占GDP的比重为18%,比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东、中、西部税收全面增长,西部地区收入增速分别快于东部和中部2.1和2.3个百分点。
材料二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明《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是如何体现税收的调节作用的。
材料一 2007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4 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其中,截止到上半年,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193 160个,同比增加22 383个。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特别是信贷激增让人心忧。
材料二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与此同时,央行决定,自2007年7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06%提高到3.33%;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57%提高到6.84%。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也同时上调。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联系实际分析,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要作出材料二中的决策?
(2)你认为上述政策将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表一:广东省2008年经济运行情况
项目 |
数量 |
增长率 |
增幅与2007年相比 |
固定资产投资 |
11 181.38亿元 |
16.5% |
-1.5% |
消费品零售总额 |
12 772.2亿元 |
20.3% |
4.3% |
出口总额 |
4 041.0亿美元 |
9.4% |
-12.8% |
表二: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项目 |
数量(亿元) |
增长比率 |
2007年 |
30 673.71 |
14.5% |
2008年 |
35 696.46 |
10.1% |
材料:2008年11月12日,广东省长黄华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工作部署,根据省委意见,提出促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决定实施十六条促进广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请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联系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回答:
(1)表一、表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一、表二与材料有何内在联系?
(3)请就如何促进广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2009年2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广“家电下乡”工程,这是一项针对农村消费者定向研发、生产、销售指定家电产品,并由政府财政部门给予一定资金补贴的惠民工程。据测算,如果连续四年在全国农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农民需求量大的产品实施“家电下乡”,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近4.8亿台,累计可拉动消费9 200亿元,可望缓解家电出口不旺带来的冲击。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政府为什么要推进“家电下乡”工程?
(2)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谈谈政府应怎样通过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06广东3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情况
注:改革开放以前(1978年以前)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用GDP的增长率度量)为6.5%;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以后)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4%。在这里,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大体反映了相应时期内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或正常水平。
材料二 1978~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基本情况
|
年均增长速度 |
标准差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 |
19.8% |
11.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 |
13.4% |
7.3% |
注:在这里,标准差反映了1978~2005年间的增长速度相对于年均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标准差越大,表明1978~2005年间的增长速度围绕着年均增长速度而上下波动的幅度越大。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投资率(即投资占GDP的比率)平均为37.6%,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投资率一般不超过20%;1978~2005年间我国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5%。
(1)材料一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什么特征?
(2)从经济增长的波动和长期趋势两个方面看,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一具有什么联系?
(3)2005年,我国的投资率超过了44%,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很难继续提高的比率。请问:在投资率不可能再继续提高的情形下,如何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