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斯威夫特和他的《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派的创始人,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他父亲是定居爱尔兰的英格兰人,早在他出生前七个月就已去世。斯威夫特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读于著名的都柏林三一学院。在当时,担任教会的神职是穷孩子最稳妥的出路,但斯威夫特厌恶神学和那些烦琐的哲学课程,他的志趣在于历史及文学。凭着一纸表示不堪深造的“特许文凭”,他只好到母亲的远亲邓波尔爵士家去作私人秘书,处境无异于“识字的奴仆”。不久,他便以见解精辟、讽刺犀利的文章显示了才华。他的一篇揭露政府贪污行径的政论,直接促成了英法停战,以至有人称那项和约为“斯威夫特和约”。他后来虽然成了首相的亲信和女王演说词的起草人,成为别人巴结的对象,但仍以清贫为荣。
斯威夫特没有官衔,给报社审稿不取报酬;哈利首相给他写文章的奖金,被他愤而退回,声明自己不是被雇佣的文人墨客。女王及其要臣终因畏惧他的声望和讽刺文章的影响,将他逐出伦敦。他到都柏林后积极投入爱尔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接连发表了战斗性极强的文论,使英国的殖民政策不得不有所收敛。斯威夫特深受爱尔兰人民热爱,在他因匿名作品被当局悬赏缉捕时,人们保护他;在他最后一次访英归来时,人们鸣钟举火,用仪仗队簇拥他返回寓所。斯威夫特晚景凄凉,亲人去世,头晕耳聋,每逢清醒,仍执笔写作,直至七十八岁逝世。
斯威夫特的传世之作中,以《格列佛游记》流传最广,也最为各国读者所喜爱。该书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之口,叙述了周游四国的奇特经历。但仔细体会,却处处揭露着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并寄寓着作者的理想。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厌恶(è wù) 烦琐(suǒ shuǒ) 处(chǔ chù)境
收敛(liǎn liàn) 缉捕(bǔ pǔ) 揭露(lù lòu)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稳妥——( ) 志趣——( ) 显示——( )
清贫——( ) 畏惧——( ) 寄寓——( )
(3)给句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深:①表示在程度上超过一般,相当于“很”“十分” ②(颜色)浓
③深入;深刻 ④高深奥妙,不易理解
| A.这篇文章内容太深了。( ) |
| B.斯威夫特深受爱尔兰人民热爱。( ) |
| C.这件裙子颜色太深了。( ) |
| D.这件事情发人深省。( ) |
(4)说一说斯威夫特是怎样的一个人。
课外阅读
暖
初春的一个下午,我在整理一家人的冬衣,9岁的女儿安娜伏在不远的窗台上饶有兴致地向外张望,不时告诉我院子里又有什么花儿开了。这时,我无意中在安娜穿的大衣两侧的口袋里各发现了一双手套,两双一模一样。
我有些不解地问:“安娜,这手套要戴两双才暖和吗?”安娜扭过头来看了看手套,明媚的阳光落在她微笑的小脸蛋上,异常生动。
“不,妈妈。它暖和极了。”“那为什么要两双呢?”我更加好奇了。她抿(mǐn)了抿小嘴,认真地说:“我的同桌翠丝买不起手套,可是她宁愿长冻疮,也不愿意去救助站领手套。她很敏感,从来不接受无缘无故赠送的礼物。妈妈给我的手套又暖和又漂亮,要是翠丝也有一双就好了。所以,我就买了一双一模一样的放在身边。我装作因为糊涂而多带了一双手套,翠丝就能欣然戴它们了。”孩子清澈的双眼像阳光下的湖水,“今年翠丝的手就不会生冻疮了。”
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大衣一()手套一()兰花
暖和的()认真地()花儿开得()
(2)如果你不认识“疮”字,可以用()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部首(),再查()画。
(3)短文许多地方把安娜的表情写得很具体,请找出两句,并用“_______”画记。
(4)安娜为什么不直接把手套送给翠丝,而是假装多带了一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真阅读《月球之谜》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把细菌撒(sǎ sà)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都有杀菌的本领吗?
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娇嫩 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一项(研究 钻研)结果说,月球上曾(zēng céng)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1)我要仔细分析,把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划去。
(2)我能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最先() 本事() 估算() 显露()
(3)我知道当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时,发现月球是个怎样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用文中的( )来概括美国宇航员所看到的景色。(1分)
(5)我发现文中有3句反问句,我想抄下一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假如你是一位科学家,你想解开月球哪些神秘的谜呢?(2分)
忆一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花盆里长不出苍松,()
(2)七夕今宵看碧霄,()。“七夕”就是 ()。
(3)《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的道理。那么《亡羊补牢》告诉我们:()。
(4)一身() 的羽毛,一对 () 的翅膀,加上 ()凑成了()的小燕子。
(5)《荷花》是我国著名作家 () 的作品,其中你印象最深的句子是:
() 。
(6)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把(),她把();
她陪着(),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
(7)写出一句你积累的名言或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外检阅。
(1)“牢”有以下几种意思:①养牲口的圈;②监狱,牢房;③结实,坚固。“亡羊补牢”中“牢”的意思是。“他把羊圈修得很牢固”中“牢”的意思是。
(2)《和时间赛跑》一文中“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它教育我们。因此,你经常用“”这句格言来激励自己。
(3)来到文化园,看到湖边杨柳依依,你不禁吟诵器唐朝的诗句“。”
(4)本学期,你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很多课外阅读的神话、传说、如《》,故事的主人公是
说大话的维克托
班上转来一个新同学,他的名字叫维克托。维克托和同学熟悉以后,经常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奇遇,例如他怎样一个人扑灭一场大火,又怎样从河里救起一个快要淹死的孩子。大家都信以为真。
有一 天,班上的同学排演一出话剧,不料,在演出前,扮演主角的学生突然病了,大家发起愁来。"我很熟悉这个角色,就让我来演吧。"突然,维克托自告奋勇地说。同学们立刻转忧为喜,都从心里感激他。
到演出的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同学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遍了校园的各个角落,仍然不见他的踪影。
第二天早上,同学们走进教室,看见维克托安闲自得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大家立刻围了上去。
"你昨天为什么不来演戏?"
"忘了。"他若无其事地回答。
"这样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忘记?"不管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提高了嗓门责备他。
同学们气愤极了,大家约定在两个月之内,谁都不理睬维克托。
这两个月的时间,对爱说大话的维克托来说确实很难熬。但是他终于懂得了说大话是最坏的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1)在文章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对应的成语,填在括号内。
①自己主动地要求担当某项任务。( )
②像没有那回事一样。 ()
(2)“到演出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这时,同学们是什么情态?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维克托会改正自己的缺点吗?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叙述内容得出这个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