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民间故事,完成练习。
牛 郎 织 女
古时候有个小孩,爹娘很早就去世,跟着哥哥嫂嫂过日子。哥嫂对他非常不好。因他经常放牛,就叫他牛郎。
牛郎最亲(蜜 密)的伙伴就是那头牛。哥嫂一直想把财产占为己有,就把家里的牛和破车给了牛郎,牛郎牵着牛拉着破车离开了家。
牛郎自己砍柴搭成一个(矛 茅)草屋。有一天晚上,牛郎走进屋子,听到老牛说翻过山有座森林,森林前有一个湖,有些仙女在湖里洗澡,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去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
第二天黄昏,牛郎来到了湖边。看到果然有许多仙女在洗澡,他就按照老牛说的办,果然有一个仙女来找衣裳。
这个仙女原来叫织女,王母娘娘每天都让织女织许多的布,并不让她出去玩。织女一直想去人间(顽 玩)耍。终于有一天,王母娘娘由于喝多了酒在打瞌睡,织女和几个仙女就一起来到人间。
织女和牛郎在人间结为夫妻,过着(辛 幸)福的生活。仙女下凡的事情终究被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亲自下凡去找织女。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牛郎想起老牛临死前的话,披上了牛皮,刚走出了门就飞起来了。
牛郎的速度很快,马上就追上了王母娘娘,眼看就要追上了,可王母娘娘把玉簪在牛郎前面划了一道,就成了银河,牛郎再也不能飞过去了。可是,织女不死心,硬是要和牛郎在一起。最后,王母娘娘允许她每年七月七日跟牛郎会一次面。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
(1)用“\”画去括号里不合适的字。
(2)因为这个传说,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就被人们称为“__________”节。
请你查找资料,说说这个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单元我们曾学过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秋夕》,其中和这个传说有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和课文《斑竹姑娘》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故事情节、人物的命运……请你试找出一两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草孩子
田野站满草孩子,
个个穿着绿袍子。
太阳雨里洗身子,
月亮下面比个子。
前呼后拥唱歌子,
摇来风声打拍子。
我和它们绕圈子,
照相机里留影子。
阅读
今天开班会,林老师让大家补选一名劳动委员。选谁呢?教师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1)这段一共句话。
(2)班会上,林老师让大家补选的是。
(3)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
阅读
放学了,我路过老师的办公室。向里望去,只见我们老师正在工作,我看见她一会儿拿起笔写写,一会儿又抬头望着窗外,一会儿又站起来来回地走动,一会儿又翻翻桌上的书……我又看见了她额头深深的皱纹,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老师啊,你像园丁一样培育着我们成长!
(1)用“~~”线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2)用“一会儿……一会儿……”写一句话。
(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正确的打“√”。
A“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B老师辛勤工作的情景。
C放学了,“我”和老师都没回家。
读一读,说一说
蒲公英的种子
我是蒲公英的种子,
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微风轻轻一吹,
离开了亲爱的妈妈。
飞呀,飞呀,
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1)配上动作,有感情地读这首儿歌。
(2)如果是小苍耳,小豌豆,它们会怎么说呢?学着编儿歌。
想一想,说一说。
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再说给你的亲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