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下面是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溶解,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C中出现固体。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过滤C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有NH4C1晶体析出。
(1)下图所示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____;____接___;b接_____。
(2)A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_____;D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
(3)第二步中必须先让_______装置先发生反应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________
(5)第四步中分离出NH4Cl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其所得的NH4C1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NH4C1。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_______。
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1)如图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则可以检验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不能检验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验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不能检验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以检验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不能检验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
为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选用下图中仪器(含所盛物质)组装成套实验装置,试完成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导管口的三处连接应该是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
(2)试管B、C中各有什么现象,才能表示已检出二氧化碳?
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D中能否用饱和NaHCO3溶液代替KMnO4酸性溶液?说明理由。
Ⅰ.将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现象是____________;将H2SO4(aq)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现象是____________;将浓H2SO4滴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上,现象是____________。
Ⅱ.设计实验:只用BaCl2溶液作试剂鉴别Na2SO3溶液和H2SO4稀溶液。要求:只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A、B两课外活动小组欲从废CuO中回收Cu,实验室提供了Zn和稀H2SO4两种原料,两小组分别设计了自己的实验方案:
你认为A组方案_____________(填“优于”或“劣于”)B组方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一个只用BaCl2溶液及试管鉴别Na2SO3溶液和稀硫酸的实验,简要写出鉴别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