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是一种适宜在森林下腐质层深厚处生活的植物,滨藜是一种适宜在沙漠环境生活的植物。图1是上述两种植物(用甲、乙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下的生理状态。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乙两种植物分别是 、 ;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 。
(2)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是 ,细胞器②利用O2的场所是 ;Ⅳ状态下影响O2消耗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Ⅰ、Ⅱ、Ⅲ、Ⅳ状态对应的光照强度依次是 。
(3)假如滨藜、细辛两种植物叶绿体中的基粒大小和基粒类囊体层数存在较大差异,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含有较大基粒和较多类囊体层数的植物是 。
(4)漫射光环境中,光线以较短波长的光占优势。如图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收光谱(暗带部分表示被吸收的光线),则滨藜、细辛两种植物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较大的植物是 。
(5)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中栽培乙植物。若图1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右图是有关细胞融合实验的示意图,请根据不同的实验操作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甲细胞代表某实验的B淋巴细胞(可产生抗体),乙细胞代表该动物的骨髓瘤细胞(不能产生抗体,可在培养液中培养),两细胞融合成丙细胞,经过免疫分析就可筛选出具识别功能的杂交瘤细胞,这种杂交瘤细胞不仅可通过________生殖方式无限增殖,而且能够产生________,从而在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诊断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2)如果甲、乙两个细胞分别代表某种动物的雌雄配子,则两个细胞的融合过程称为________,丙细胞中细胞核的基因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细胞为某头牛的供核细胞,乙细胞为另一头牛的去核卵细胞,两种细胞在电脉冲刺激下融合成丙细胞后,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早期胚胎,再进行胚胎分割移植,就能培育出多头牛。试问:
①这些小牛在性状上与提供________的牛很相似,但也有与乙牛相同之处,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小牛彼此之间在形状上也不完全相同,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为了研究环境因子光照、CO2的不足分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将叶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并使之下沉于水中,在不同条件下根据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推测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请完成下列问题:
(1)浸没于水中的叶圆片上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组1:取三角瓶,编号A,加入新制冷开水;再加入一定量NaHCO3粉末,令其在水中溶解;用黑纱布包裹三角瓶后,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放入下沉小叶圆片10片,将三角瓶置于日光灯下;记录叶片上浮所需时间或一定时间内上浮叶片数。
请写出实验组2设计的主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记录结果的表格:
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________。
(2)若其人身体健康,则该细胞中有无酪氨酸酶基因?为什么?
(3)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________次。
(4)若①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其人该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几率为________。
(5)脂肪肝患者多食动物的神经组织有利于缓解病情,原因是神经元结构有________而使其________面积大大增加,因而细胞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
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若培养芽孢杆菌,配制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称量→溶化→________→分装→加棉→包扎。
(2)若检查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需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若将农田土壤表层中的圆褐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则需要在________的培养基上培养。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划分,前者属于________培养基,后者属于________培养基。
(3)在细菌的培养过程中,将培养基分装到试管中的高度约为试管高度的X,加棉塞时,棉塞在试管口内的长度是棉塞长度的Y,将培养基搁置斜面时斜面长度最多是试管长度的Z。则X、Y、Z对应的比值依次是________。
(4)下面是木屑培养基各成分所占比例:
成分 |
木屑 |
米糠 |
石膏粉 |
蔗糖 |
比例 |
78% |
20% |
1% |
1% |
此培养基加水后可用于平菇的培养,用简易的方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要重复2~3次,其主要目的是有利于彻底杀灭萌发的细菌的________。
为了探究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强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小鼠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4)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HTdR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