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网友在网贴《帝制的崩溃 宪政的破产——从<袁氏当国>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
| A.三权分立 | B.总统制 |
| C.责任内阁制 | D.民主共和制 |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他强调历史研究应( )
| A.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 B.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
| 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
,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
|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 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苏联赫鲁 晓夫的农业改革 |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然而历代商品经济仍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所以孔子是主张重农抑商的 |
| B.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始作俑者,所以战国法家都是主张重农抑商政策的 |
| C.重农抑商政策的经济基础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结果,因而它的长期的实行,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 |
| D.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从事工商业者作传记,而后世的正史中再也看不到专门为工商业者作的传记,说明由于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工商业者不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了 |
日本《选择》月刊近日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资金和需求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声日增。……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由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对这一观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
|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
| C.该文章中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
|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
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 A.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
| C.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