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选取了一个标有“2.5V”、额定功率约为1W的小灯泡和必要的实验器材,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次数
电压表示数U/V
电流表示数I/A
灯泡亮度
1
1.50
0.32
发光微弱
2
2.00
0.38
较暗
3
2.50
 
正常发光
4
3.00
0.46
很亮

(1)闭合开关前,老师检查发现小明同学连接的电路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连线上画“×”,并只移动一根导线,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2)经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后,小明连续进行了4次测量,并把测量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格里,其中第3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电流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灯丝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增加而    (“增大”或“减小”),灯丝电阻发生变化的本质是电阻随            而增大。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功率的测量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和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AO、OC为同一直线),你认为出现光线OC是因为  所致,鉴于本实验的目的,此时最应该记录的两条光线是 

(2)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入射光线应从A点向O点射入,这是为了保证   ,其实本实验小华还考虑了入射光线所在一侧的  相同。

(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如丙所示的光路图(OE为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你认为玻璃和水这两种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   

(4)若激光相同的入射角分别从玻璃和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则   射出的折射光线更远离法线。

小明在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用导线将金属棒、开关、灵敏电流

计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悬挂金属棒静置于∪形磁铁的磁场中,此时两极正对区域磁感线的箭头方向是

竖直向  (选填:“上”或“下“)。

(2)灵敏电流计的作用是用来检测   的。若闭合开关后并未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经检查器材均完好,各器材间连接无误,那么接下来你认为最应该关注的器材是  

(3)小明认为是原来磁铁的磁性太弱所致,他提岀更换磁性更强的磁铁,就在他移动原磁铁时,你发现电流计的指针出现了晃动,你认为接下来最应该做什么来找到让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原因   。(仅写出最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

(4)就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小明就说:“我们找到产生感应电流的秘密了!”此时你对小明的“成果发布”作何评价? 

在“测量额定电压为 2 . 5 V 的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补充完整。

(2)正确连线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2 . 2 V ,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4)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2 . 5 V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A ,额定功率为    W

(5)如表记录了部分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实验序号

电压 U / V

电流 I / A

电功率 P / W

灯泡亮度

1

1.0

0.14

0.14

很暗

2

1.7

0.22

0.374

较暗

3

2.5

正常

4

3.0

0.32

0.96

较亮

(6)若将小灯泡换成阻值为 5 Ω 的定值电阻,利用本实验器材还能完成下列哪个实验   (选填序号)。

A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为 0 . 8 g / c m 3 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 75 % 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 75 % 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 0 . 87 g / c m 3 .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选填序号)

A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 .向右移动游码

C .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 98 g 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c m 3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g

(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    g / c m 3 .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   (选填“纯酒精”或“水”)。

小明洗漱时感觉离镜子越近镜中的像越大,这与课本中描述的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于是,他用带支架的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光屏、火柴、铅笔等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

(1)实验探究应在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成像又便于确定   

(3)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 ,将蜡烛 B 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至适当位置,蜡烛 B 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多次改变蜡烛 A 距玻璃板的距离,相应移动蜡烛 B 后总能与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小明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他将光屏放在蜡烛 B 的位置,光屏承接不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