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两小题。
恨 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河阳,地名。末句中“司徒”即指时任检校司徒的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后,又急欲直捣安史之乱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诗歌首联中的“五六年”这一数量词交代了因战乱和家人分别时间之长,与颔联中的“ ”字相呼应。
“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诗歌的颈联描写了诗人夜醒昼眠这两个生活中的细节,有人说这两句描写有悖生活常理,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
课外古诗阅读
春山夜月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 。(2分)
“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古诗鉴赏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共4分)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此诗中流露诗人哪种情思?()
A.送别之情 | B.思归之心 | C.喜悦之意 | D.愤怒之思 |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似?()
A.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阅读王维的《春中田园作》一诗,完成下面各题。(共8分)
屋上春鸠① 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②,荷锄觇③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④,惆怅远行客。
【注】 ①鸠(jiū):斑鸠。②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③觇(chān):探测、察看。④临觞(shāng)忽不御:面对着杯中酒,忽然又停住了。诗中描写了哪些具有春天气息的景物?
作者笔下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赏析下列古诗,完成后面小题。(共4分)
十五月望月
王建(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中,“无声”二字包含意思丰富,请说说妙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