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曲线a表示在最适t ℃、最适pH条件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曲线的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
| B.在曲线的B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酶,可以用曲线b表示 |
| C.酶的数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
| D.减少pH值,重复该实验,曲线中B点位置不变 |
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 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DdRr B.ddRR C.ddRr D.Ddrr
能够产生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六种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是
| A.YYRR×yyrr | B.YyRr×yyRr | C.YyRr×yyrr | D.YyRr×Yyrr |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
| A.②④ | B.①③ | C.④⑤ | D.②⑤ |
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TtBb和ttBbB.TtBb和Ttbb C.TtBB和ttBb D.TtBb和ttBB
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的是
| A.YyRrDd | B.yyRrdd | C.yyRRDd | D.YYrr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