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结构(见下图)。磷酸转运器可将卡尔文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丙糖运至细胞质用于蔗糖合成,同时将释放的Pi运至叶绿体基质(Pi 和磷酸丙糖通过磷酸转运器的运输严格按照1∶1 的反向交换方式进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    可以被卡尔文循环所利用,在       (场所)中将物质B转化为磷酸丙糖。图中B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多选)。
a.磷酸丙糖既可以用于合成蔗糖也可以用于合成淀粉
b.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则经此转运器转运进叶绿体的磷酸会减少
c.若合成磷酸丙糖的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利于淀粉的合成
d.若淀粉积累,可能会影响卡尔文循环
(3)据图推测,磷酸转运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              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分)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植酸易同铁、钙等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同时,排出的大量磷进入水体易引起水华。
(1)磷元素除了形成植酸外,还可以出现在下列_____________分子或结构中。
A.核糖 B.ATP C.核糖体 D.核膜
(2)种植芦苇能有效抑制水华的发生,表明芦苇与引起水华的藻类关系是_____________。
(3)植酸酶可降解植酸,在谷物类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饲料的_____________利用率。
(4)酵母菌中植酸的活性较高。下图是从不同类型酵母菌的发酵液中提取植酸酶的工艺流程。

据图回答:
①植酸酶________________(Ⅰ/Ⅱ)属于分泌蛋白。
②若植酸酶Ⅰ和Ⅱ的肽链组成不同,其差异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提纯的植酸酶需做活性条件测定。右图为测定结果。
图中的自变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种);
因变量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5)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稻中的高植酸问题,可将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培育低植酸转基因水稻品种。
下图是获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据图回答:

①图中基因组文库____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cDNA文库。
②B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A、C过程中___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使用同一种探针筛选含目的基因的菌株。
③目的基因Ⅰ和Ⅱ除从构建的文库中分离外,还可以分别利用图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为模板直接进行PCR扩增,该过程中所用酶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获得的转植酸酶基因水稻品系植酸含量低,但易感病,下图为选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种的过程。图中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并独立遗传。

采用上图育种过程,需从_______________代开始筛选,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低植酸抗病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选留植株多代自交,经筛选可获得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性。

(7分)下图是两种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实例,请椐图回答:

(1)图A中甲状腺细胞在接受激素直接刺激后分泌增多,则H腺体是,分泌的激素是,甲状腺细胞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2)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H腺体和的分泌活动,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至于过高,这是一种调节。
(3)图B中的突触由组成,在兴奋传导过程中,G物质起关键作用,则G物质是

下图曲线表示农田中I昼夜温度变化;II光照强度;III植物吸收CO2的变化。

(1)植物在段内制造有机物。植物在段内积累有机物。
(2)增大曲线III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等。
(3)请在下列细胞图中用箭头表示:当时间为12时,叶肉细胞内CO2和O2的运行情况

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实验的步骤及结果如下表:

请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组相比,乙组体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足:鼷鼠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一定量的,当第二次接种时,就会迅速增殖、分化成,让机体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
(2)丁组与戊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
(3)若将题中的病原体痢疾杆菌改为病毒,接种后正常鼷鼠往往先通过途径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途径来彻底消灭。

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健康状况良好且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并分别测量初始体温。
③把甲鼠置于0℃环境中,乙鼠置于25℃环境中作为对照,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说明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②____③_
(2)若没有破坏甲鼠的下丘脑,将甲鼠置于0℃的环境中,则甲鼠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请写出导致战栗的反射弧:
(3)寒冷环境下,老鼠的耗氧量会,导致这个变化的主要激素是
(4)将乙鼠从25℃移入40℃的环境中,产生炎热感觉的结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