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结构(见下图)。磷酸转运器可将卡尔文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丙糖运至细胞质用于蔗糖合成,同时将释放的Pi运至叶绿体基质(Pi 和磷酸丙糖通过磷酸转运器的运输严格按照1∶1 的反向交换方式进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 可以被卡尔文循环所利用,在 (场所)中将物质B转化为磷酸丙糖。图中B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多选)。
a.磷酸丙糖既可以用于合成蔗糖也可以用于合成淀粉
b.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则经此转运器转运进叶绿体的磷酸会减少
c.若合成磷酸丙糖的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利于淀粉的合成
d.若淀粉积累,可能会影响卡尔文循环
(3)据图推测,磷酸转运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 _。
已知在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是一对相对性状,直毛(F)与分叉毛(f)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只果蝇杂交,子代中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灰身、直毛 |
灰身、分叉毛 |
黑身、直毛 |
黑身、分叉毛 |
|
雌蝇 |
3/4 |
0 |
1/4 |
0 |
雄蝇 |
3/8 |
3/8 |
1/8 |
1/8 |
(1)该种群中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
(2)亲本的基因型是:雌,雄。
(3)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为。若让子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
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的块根和马铃薯的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 min后,测定甘薯块根还原糖含量见下表,而马铃薯块茎不含有还原糖。
处理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
22.1 |
23.3 |
25.8 |
37.6 |
40.5 |
47.4 |
54.7 |
68.9 |
45.3 |
28.6 |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 ℃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推测马铃薯块茎不含有还原糖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斐林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 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 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1-2 min,观察两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细胞内4种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一般提指;E在动物细胞中是指。参与人体中A→E和E→A过程的调节中枢是。
(2)F是指。 E与F的最主要区别是F中的比例较高,氧化分解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3)C是指。H控制C形成G的过程包括和两个过程。
(4)D是指。生物体内的H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的上;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可用于基因工程的是。
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和(填细胞器)中。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但甲膜产生的该物质只能用于________过程,而乙膜产生的该物质则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膜上色素分子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前者主要吸收____________光,后者主要吸收____________光。
(3)图乙中酶的单体(组成单位)是,在人体中,该单体的种类约有种。
(4)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不同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和。
(5)若图乙中酶有m条肽链,相对分子质量为е,该酶的单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该酶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右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____________,尿素含量___________。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____________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_________作用,为细胞提供____________。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____________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