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定值电阻做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合上开关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但始终没有变化.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1.0 |
1.5 |
2.0 |
- |
3.0 |
电流I/A |
0.2 |
0.3 |
0.4 |
0.5 |
0.6 |
(3)正确连接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量的数据填入上表,其中电流表示数为0.5 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___V。
(4)在丙图中作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图线.
在“探究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实验中,分别用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蒙在能发出白光的三个手电筒上,然后开亮手电筒让白光透过玻璃纸分别射到不同颜色的布料上.下表是记录的实验现象:
自然状态下的布料颜色 |
白光透过红色玻璃纸后的光射在布料上,看到的布料颜色 |
白光透过绿色玻璃纸后的光射在布料上,看到的布料颜色 |
白光透过蓝色玻璃纸后的光射在布料上,看到的布料颜色 |
白色 |
红 |
绿 |
蓝 |
红色 |
红 |
黑 |
黑 |
绿色 |
黑 |
绿 |
黑 |
蓝色 |
黑 |
黑 |
蓝 |
黑色 |
黑 |
黑 |
黑 |
分析以上信息,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1)白光由多种色光组成,白光射在有色玻璃纸上,玻璃纸将会把与它的颜色不同的色光(选填“通过”或“吸收”).若隔着红色玻璃纸看一束黄光,看到的是色.
(2)人眼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在物体表面发生(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而造成的.一束黄光射在红色不透明物体上,看到的物体颜色是色.
(3)黑色物体能(选填“吸收”或“反射”)各种色光.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1)小明读温度的方法如图1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 。
(2)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3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从图3的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此时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升高、不变或降低)。
(5)小华和小杰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4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不同。
(6)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 如图5(a)、(b)所示,则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熨斗
生活中常用电熨斗来熨烫衣服.甲图为常见的电熨斗图乙是电熨斗结构图.
电熨斗中有一个双金属片制成的自动开关.双金属片是由长和宽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组成,且两金属片被紧紧地铆在一起,受热时铜片膨胀得比铁片大,双金属片便向铁片那边弯曲,温度越高,弯曲得越显著.常温时,双金属片端点的触点与弹性铜片上的触点相接触.当电熨斗与电源接通时,电热丝发热,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当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时,双金属片顶端的触点与弹性铜片上的触点分离,电路断开.金属底板散热,温度降低,双金属片恢复原状,电路接通.
电熨斗工作时的温度可以调节,将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上下调节,双金属片和弹性铜片上的触点随之上下移动.双金属片弯曲程度不同,金属底板温度也就不同.由于衣服的质料不同,熨烫时所需的温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棉织品比化纤衣物耐高温.
(1)电熨斗通电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能
(2)下图四种双金属片中符合图乙中电熨斗安装要求的是
(3)电熨斗通电工作时,若突然断开电源,两触点(会/不会)断开
(4)将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下调时,弹簧铜片的弹性势能
A.增大 | B.减小 | C.不变 | D.以上都有可能 |
(5)熨烫完化棉织品衣服再熨烫纤衣服,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向上/向下/不)调。
小乔和小丽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 除了电源( 3V) 、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 还有可供选择的:A.定值电阻 B.小灯泡。
(1)为了完成研究需要选择器材( 填序号“A” 或“B”) 理由是:
(2)用笔画线完成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 你所选的器材在图中用接线板代替, 导线连线不能交叉) , 并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小乔连接好电路,开关闭合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4)小乔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 一) 中的数据, 请读出图中两表的示数, 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
(5)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 二) 中的数据, 并且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 “在电阻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少” 的结论。小乔观察并检查了小丽所连接的电路后, 告诉小丽⋯⋯。你认为 原因:.解决的办法:
表(一)
电压U/V |
0.5 |
1.0 |
1.5 |
2.0 |
|
电流I/A |
0.05 |
0.1 |
0.15 |
0.2 |
表(二)
电压U/V |
0.5 |
1.0 |
1.5 |
2.0 |
2.5 |
电流I/A |
0.25 |
0.2 |
0.15 |
0.1 |
0.05 |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选填“甲”或 “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 物理量 |
1 |
2 |
3 |
钩码重G/N |
4 |
4 |
6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绳端拉力F/N |
1.8 |
1.6 |
2.4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 |
0.4 |
|
机械效率η |
74.1% |
62.5% |
(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4)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试验中空缺的数据应为: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
(5)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