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图二是一座石碑,上面用楔形文字刻着一部法典,下面这段材料就是法典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隶主伤害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向奴隶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
请回答:
(1)图一的建筑是什么?它位于哪个流域?是古代哪个文明古国的文明象征?
(2)看图二及其材料回答:这部法典是哪个国家的?它的名称是什么?是由谁制订的?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部法典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
(4)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在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
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
材料二:下面的材料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长征壮歌”中被称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
(2)“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中华民族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试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哪次会议的召开揭开了“改革”的序幕?“改革春风”首先从农村吹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了保障“小康蓝图”,我们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4)请你沿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将材料中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相继罢工。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请回答:
⑴材料一所述的运动是?
⑵材料二口号中的“国贼”主要指哪些人?(2分,答出一例即可)
⑶材料三中“中国工人”代表的是什么阶级的运动?这体现了工人的一种什么精神?
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问这场运动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探索过程,有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入的过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时期,英、法等国家在我国发动了几次侵华战争?
⑵材料二中“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探索过程,主要是指哪三个事件。
⑶材料三中“抗日战争”是指的哪一次事件?(提示:与日本有关,2分)
阅读下列材料: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⑴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⑵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于少?
⑶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⑷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图⑴与图⑵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⑴根据图⑴,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了A___B___C_____三个官职,地方上推行____制度。
⑵根据图⑵,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
⑶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