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步骤一走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图二房屋的名称各叫什么?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步骤二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事例
(2)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什么?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是哪一工程?(4分)
(3)战国时期,谁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主张?
步骤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中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保护自己、保卫世界和平。()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一部君主权力逐步强化的历史,改革行政机构是其中的重大举措,简述唐、元、明、清是如何改革中央、地方行政机构来加强君权的。
看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1中反映了__朝与少数民族政权__之间的友好关系。
(2)图2反映的是哪个时期中央政府与哪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当时中央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从图1到图2,可以看出这个少数民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4)针对图3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请回答:
(1)我国古代科举制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时?
(2)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创立并逐步完善哪一时期?
(3)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两个方面说一下,明清时期的科举取士与隋唐时期相比发生的变化。
(4)“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表明明朝科举制度与秦朝焚书坑儒的目的相同,这个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