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共12分)钨在自然界主要以钨(+6价)酸盐的形式存在。黑钨矿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锰的钨酸盐,化学式常写成FeWO4、MnWO4。黑钨矿冶炼金属钨的流程如下图(已知:钨酸是一种难溶性强酸、对热不稳定)。其中A、B、C都是钨的化合物。完成下列填空:
37.上述从黑钨矿获得单质钨的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数字序号) 。
38.操作①的名称为 ,得到的滤液为钨酸的钠盐,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该过程中产品C为 ,从产品C获得纯度较高的钨的另一反应原料应该为 。
39.若制得的钨中含有少量金属铁,为测定其中金属钨的含量(已知金属钨不溶于盐酸),甲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测定,相关实验步骤①加好称量好的样品和盐酸,记录B的液面位置;②检查气密性。③待A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B的液面位置;④将A中盐酸与样品混合;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40.若实验用样品的质量为a g,加入20mL盐酸与之充分反应后,测得排出水的体积为VL(标准状况下),测得的H2的体积应为 L,样品中的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
41.在读取C装置液面数据时,应先 ,再平视读数,若样品中含有不溶于酸,也不与酸反应的物质,则测得钨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12分)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纯度约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
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做Na2CO3·H2O脱水实验,判断其脱水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
(4)生产过程中“母液”____(填“能”或“不能”)循环使用。若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
(5)已知:①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ΔH1=" +532.36" kJ·mol-1
②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ΔH2=" +473.63" kJ·mol-1
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E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是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稀有气体除外)构成的单质,E既可溶于盐酸又可溶于NaOH溶液,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1)E溶于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2)工业上冶炼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气体C在使用前需要检验纯度,操作方法是。
天然气化工是指通过甲烷的化学反应来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的工艺过程。以天然气为原料经下列反应路线可得工程塑料PBT。
(1)B分子结构中只有一种氢、一种氧、一种碳,则B的结构简式是;B的同分异构体中与葡萄糖具有类似结构的是。(写结构简式)
(2)F的结构简式是;PBT属于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3)由A、D生成E的反应方程式为,其反应类型为。
(4)E的同分异构体G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使溴水褪色,能水解且产物的碳原子数不等,则G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多选一个倒扣1分)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端口倒出
B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
C蒸馏石油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碎瓷片,立刻拔开橡皮塞并投入碎瓷片
D实验室做钠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到原试剂瓶中
E.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稀NaOH溶液洗涤
F.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清洗;
G.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H.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在下列①~⑩中选出适宜的词语填入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编号):
①渗析②盐析③聚沉④溶胶⑤凝胶⑥布朗运动⑦电泳⑧丁达尔现象 ⑨中和⑩水解
(1)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以见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
(2)在制取肥皂时,加入食盐细粒使肥皂析出,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在肥皂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说明高级脂肪酸根离子发生了____________。
(4)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浓硫酸铵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
(5)用半透膜把制取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的NaCl分离出来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