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充分表达了作者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思想。该画应属于( )
A.宫廷画 | B.风俗画 |
C.中国文人画 | D.民间绘画 |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 | B.绘画 | C.杂技 | D.戏曲 |
《梦梁录江海船舰》记载:“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书于()
A.战国 | B.汉代 | C.唐代 | D.宋代 |
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
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 |
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
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占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
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
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 由此判断,王阳明()
A.主张静心无为 | B.教人明辨善恶 |
C.反对穷理格物 | D.主张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