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
|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
|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
|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了
|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剥削 |
|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
|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
|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A. | 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 B. | 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
| C. | 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 D. | 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 A.依靠了外国资本的资助 | B.科学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 |
| C.国家政权保护了经济的发展 |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不断加强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在
| A.20世纪50-70年代 | B.20世纪40-50年代 |
| C.20世纪40-60年代 | D.20世纪80年代 |
关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 |
| B.对企业经营进行调整,出现“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
| C.建立福利制度、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
| D.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