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好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对“善良政体”的追求在东西方异曲同工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1663)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走向滥用权力,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经验。”“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
材料二 近代志士仁人对“救国之路”进行了不懈探索
新文化初期,李大钊说:“夫代议政治,虽起于阶级斗争,而以经久之历验,遂葆有绝美之精神。”“吾人于此,其当鼓勇奋力,以趋从此时代之精神,而求此适宜之政治也。”……1919年春天巴黎和会召开之后,对西方的失望促使人们将目光投向另外的方向。李大钊宣布“在别的资本主义盛行的国家,他们可以用社会主义作工具去打倒资本家阶级;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班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
——陈先初《五四时期国人理想社会模式的转型》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复兴”的艰苦求索
20世纪40年代末 |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
20世纪60年代初 |
“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苏联就是光提工业化,把农业丢了。”“我们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
20世纪80年代初 |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
——摘编自唐洲雁《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及其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对学校作用的认识,并概括他与孟德斯鸠相似的思想倾向。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大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概括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变化趋势,从中你得出了怎样的历史经验?
(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8 年 8 月 27 日,德、美、比、法、英、意、日、波、捷等 15 个国家的代表 在巴黎作为创始国签订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 公约》,又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或《巴黎公约》。主要内容是:缔结各方“斥 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缔约各方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和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和解决”;其他各国都可以加入本公约。该公约于 1929 年 7 月 25 日生效,截至 1933 年,加入者共计 63 个国家。……列强对公约还提出了各自的保留条件,这些条件集中到一点,就是各国都拥有自己“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的权利。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非战公约》签署的背景。(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非战公约》的内容进行评价。(7 分)
(15 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行政集权会腐蚀人们的公民精神,会使它治下的人民萎靡不振;它虽然可以迅速 有效地积累力量,但会损害这些力量的再生,更会损害一个民族的持久繁荣。在无限 权力影响下,公民将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逐渐习惯于顺从这种权力。
制度的保障和乡镇的民主精神共同孕育了美国的乡镇自由。在新英格兰,他们从 乡镇的管理及其组织形式中获益。他们有发自内心的对秩序的遵守和维护,他们对义 务和权力的关系有深刻的、科学的理解,最终创造了一种权力的和谐局面。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托克维尔(1805—1859 年),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出 生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1838 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9 年一度出任外交部 长。代表著作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托克维尔的民主观。(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托克维尔高度关注“美国民主”的原因。(9 分)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清朝政权实行高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以在财政管理制度上,也集权于中央。 地方赋税收入,除按额存留俸工等项外,“一丝一粒,无不陆续解送京城”,归户部管 理分配。地方如有额外需要,必先请旨,然后方得经领动用。……直到咸丰同治以后, 各省征收厘金,情况才有所改变,但那时,清代的整个财政,已混乱不堪了。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903—1910 年)中央“一部三处”(度支部、税务处、清理财政处、督办盐政处) 的设立和职责的明确,使人事权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地方上,如对直隶原来练饷局、 筹款局、印花税局、赈抚局、水利局、海防支应局等庞杂紊乱的财政机构归并裁撤。…… 各库款项,统存于直隶省银行,各衙门局所应领之款,先由财政处核准,发给支票, 向银行领取。……因得不到督抚的支持,许多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摘编自伍振华《略论晚清中央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及主要原因。(9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6 分)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进程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 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有人 认为全球化源于 16 世纪;有人认为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还有人认为
20 世纪 90 年代是全球化真正开始阶段......一般认为,全球化包括各个领域的内容。 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巨大,且是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因此备受关注。
——摘自《历史学习的新视野新知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起源”问题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你的 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朝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在徐闻县南七 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候官对其进行管理。武帝时有外国使者前来进献后,武帝 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碧琉璃、奇石、异物。
唐朝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 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 全部的内海贸易。对朝贡使团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当时往来的主要货物 为丝绸、瓷器、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
两宋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 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政府先后在广 州、泉州、明州、密州等 12 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 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外商货物。当时进出口货物达 400 种。进口商品 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 品,外贸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保持传统出口优势......注重制度建设和规则保 障......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 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 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 年 12 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其原因。(1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及国际经济格局的背 景概括中国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