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前)农民不仅终止了农奴身份,而且变成土地的拥有者。十八世纪,所有教区事务由官吏管理。这些官吏不再是领主的代理人,也不再由领主任命。-些官员由省总督任命,其他官员由农民选举。所有的官员由中央政府监督控制。贵族阶级失去了先前的政治权力,但极大地增加了金钱上的豁免权和个人优势。它的特权对于法国人民来说是如此的无法解释,令人憎恨。十八世纪,欧洲政体半数濒临崩溃,一般来说,大陆东部地区不如西部地区的制度坍塌严重,但到处可见旧制度的老化衰退。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作为旧制度的产物,中央集权没有在法国大革命中毁灭的原因在于,它本身就是革命的开端和导火线。我还会补充道,人们在其内部摧毁贵族制度时,他们也会将自己推向集权化。这种状况下,推动人民的这一倾向比起阻碍它要容易得多。在人民内部,所有权力逐渐集中,只有下大力气,才可能使之分裂。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大革命前“旧制度老化衰退”的表现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史实,分析指出中央集权没有在法国大革命中毁灭,并与近代民主政治相融合的原因。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纷争的年代,孟子满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理想,用游列国,上说国君,提出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应推行“仁政”。“仁政王道”必须与广大民众的利益相连,关注民生,让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实现社会和谐。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其三民主义所以比欧美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要优越,正在于它有解决人民经济生活的民生主义,“本党的民生主义,是有办法的,这个办法就是平均地权。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1933年初,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制定了《紧急银行法案》《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社会保障海》《美国劳工关系法》等一系列法律。
——摘自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孟子是怎样阐述“仁政”思想的?并简述唐太宗实践孟子政治思想的效果。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具体内涵,并分析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思想的社会原因和个人认识原因。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是怎样调整美国社会利益分配和阶级矛盾以促进社会相对和谐与发展的?
(4)综合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通过和平友好的交往方式不断地传播到周边国家,并且逐步走向世界,为亚洲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汉武帝时期人。公元前139年,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居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
(1)张骞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依据。
材料二
(2)丝绸之路是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通道。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的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通过丝绸之路,古代中国向世界传播了哪些重大文明成果?(请从物质交流、生产技术和科学发明方面各举一例。)
材料三所谓“文化圈”,是指某一大的地区以某种特定民族的文化为母体文化,不断创新发展、衍生。也就是说,这一地区各国的文化虽然各具民族特色,但最初的文化源是相同的。人们习惯上讲的西方基督教文化圈、中东伊斯兰教文化圈以及印度文化圈等,就是这个意思。中华文化圈包括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广大地区,是东方文化中最大的一个文化圈。这种文化共同体的出现,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大体从公元前3世纪即中国的战国时期开始涌动,至公元7世纪左右基本形成,对世界文化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南开大学李喜所《“中华文化圈”的时空解读》
(3)中华文化圈大约形成于中国古代哪一朝代?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后,采取“内安诸夏,外抚四夷”的策略,积极同海外各国发展友好关系,郑和则是忠心耿耿地执行朱棣“宜德化而柔远人”对外和平友好政策的外交使者。他以文明古国的风度和卓越的见识,尊重不同国家的宗教信仰和地方风俗习惯。郑和所体现的和平友好诚意和他超凡的外交才智,深受亚非各国的信任与欢迎。作为我国历史上走向世界的先驱,其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于:提高了明王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发展了明朝与海外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创了华侨开发东南亚的新时代。亚非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各国人民和广大华侨,世世代代对郑和都极为崇敬和爱戴,长期以来对这位举世闻名的友好使者,尊为神明,敬奉崇拜。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过怎样的外交原则?有何重大意义和影响?
材料五 19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初期传入的中国文化的研究很热心。伏尔泰(1694—1778)赞扬中国的历史记载说:“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狄德罗(1713—1784)称赞儒学政治,“只需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
(5)启蒙思想家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文化?这些评价有何特点?结合当时法国与中国的社会状况,分析具有以上特点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材料:2007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材料一 2007年4月19日上午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了主题为“和谐中原,和谐中华”的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3万多名各界人士前来拜谒。新郑市黄帝故里经过不断修缮整扩及举办一系列拜祖活动,已经日益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轩辕黄帝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缔造者,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第一个奠基人。黄帝是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黄帝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根脉文化、源头文化。黄帝时代,解决了人类衣、食、住、行问题,诸如制衣冠,造舟车,创文字,教蚕桑,种五谷等,使人们逐步走向了文明有序的生活道路。黄帝时代的伟大功德,结晶成了黄帝精神,黄帝精神体现的方面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创造”“奉献”“团结”,最后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和”。和谐,这是黄帝时代宝贵精神的结晶,是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伟大精神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亿万黄帝子孙的“传家宝”。
根据历史传说和专家考证,河南新郑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建都之地。后人为表达对轩辕黄帝的景仰,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有举行盛大拜祖活动的传统。新郑黄帝故里拜祖活动始于1992年,至今已经举办了10余次。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对于推动郑州市文化事业发展、促进对外经济合作交流,推进郑州市经济
社会跨越式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整理于新华网河南频道
材料二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2007年4月19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初三,千里中原,惠风和畅,牡丹争艳。应中共河南省委的邀请,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和夫人连方瑀女士与上万名海内外来宾一起,来到黄帝出生、创业、建都的地方——河南省新郑市,祭拜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
——摘自人民网
请回答:
(1)黄帝精神就是“和谐”,中国的传统思想里充满了和谐的成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重要思想是如何体现和谐的?
(2)新时期,党和政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3)近年来,在台海关系方面,加强了民间和政府间的友好往来,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南方人士认为美国联邦是当初各州自由加入而组成的,现在各州仍然有权利自由退出。而北方人士则认为,各州既然已经加入联邦,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入时需要全体联邦成员的同意,退出时也必须经过同样的程序。根据以往的经验,南方人相信,北方民意是有分歧的,北方人不愿意发动战争,即使南方独立了,北方也不会动武。如果发生战争,很多北方人反而参加南方集团作战。南方的一些领导人以为他们一来兵多地盘大,二来会得到英国、法国的强力支持。
材料二 1860年12月20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举行特别代表大会,169名代表一致投票通过一项法令,取消这个州与其他各州的“联盟关系”,也就是从美国中独立出来;1861年1月1日,密西西比州立法机关以84票对15票决定脱离联邦……
材料三林肯在就职前后一再发表讲话,他说,共和党并不是废奴党,他的目的不是要废除南方的奴隶制。他要求南方各州不要脱离联邦,而是在联邦内解决问题。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林肯表示:“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单凭自己的决议合法地退出联邦,任何为此而通过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
请回答:
(1)在美国南方各州宣布脱离联邦时,南方的奴隶制度并没有受到直接和立即的威胁。据材料一分析,南方诸州为什么仍然宣布脱离联邦?
(2)材料二中,南方诸州“投票”行为的实质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林肯总统就职演说中对这种“投票”行为的态度?
(3)1999年,中国总理朱镕基在访美期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例,说明中国有权像美国一样用武力对付“台独”势力。这席话在台湾立即引起了争论。台湾方面代表性意见认为朱镕基引例不当,认为美国南北战争是由奴隶制引起的,所以不能与目前海峡两岸关系相比。
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内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中国政府是否有权动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为什么?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在其身后才产生深远影响。回答:
(1)他的思想在他所处的时代为什么遭到冷遇?
(2)他的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相一致的内容是什么?
(3)他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试结合史实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