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英国历史发展中,一些选区早已衰败,却仍然保留着选派议员的权利,一些新兴工商业城市却没有权利选出议员。而且,对于选民的高额财产资格限制,甚至剥夺了中小资产阶级的选举权。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以下事物或现象中,反映了当时既吸收西方优点,又保持传统特点的有
①深受中国男子喜欢的中山装②各通商口岸大量出现的西餐馆
③津、沪等地出现的毗连式房屋④青年男女在教堂举行的新式婚礼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
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
B.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
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
D.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 |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
A.民族工业体系逐渐独立完整 |
B.纺织业成为最大的新式工业 |
C.近代工业形成对传统经济的绝对优势 |
D.主要工业部门民族资本超过外国资本 |
下图所示装置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它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装置主要用于
A.灌溉 | B.制瓷 | C.冶铁 | D.纺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