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是指城邦中的公民参与统治、管理、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名著《政治学》中这样写道:“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所以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只要从参与政治生活中得不到更多的好处,他们就对参与公共事务和统治国家没有什么兴趣。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只想赚钱而不是为了名誉。”亚里士多德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A.参与政治的公民才是好公民 |
B.农民因为忙于生产而不愿参与政治 |
C.参与政治不能给农民带来名誉 |
D.国家只需要少数贤人来管理 |
漫画也能体现一定时期的历史特征,柏林墙被称为“中国长城第二”,下图是以柏林墙(Berlin wall)为题材的漫画。关于漫画中柏林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柏林墙的倒塌标志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 |
B.柏林墙的建立是苏美争霸开始的标志 |
C.漫画中和平鸽象征着两德人民渴望统一 |
D.柏林墙修筑的原因是1949年德国分裂 |
俄国二月革命后,普列汉诺夫在《在祖国的一年》中写道:“我们社会主义者确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框架内容纳不下现代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那时候资本主义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让给社会主义。但是对于俄国来说,这是比较遥远的未来的事”。据此,普列汉诺夫认为“二月革命”后()
A.布尔什维克党应该大力发展俄国经济 |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是合作的盟友 |
C.俄国革命的任务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
D.俄国还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
下面是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与该示意图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A.资产阶级已经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C.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
D.国家干预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
19世纪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在其专著中指出:“在他们身上,我们第一次发现了近代欧洲的政治精神”,“渴求声誉和热衷于不朽的事业,所以他所需要的是才能而不是出身。他和诗人、学者为伍,感到自己有了一个新的地位。”这评价的最有可能是()
A.古希腊的智者运动 | B.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
C.英国的光荣革命 | D.法国的启蒙运动 |
梭伦改革建立了公民陪审法院,陪审法官从年满30岁的雅典公民中选举产生,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流参加案件的审判,投票表决审判结果。这一制度的建立()
A.促进了希腊民主制度的完善 |
B.有助于维护平民阶层的合法权利 |
C.纠正了希腊司法审判的失误 |
D.有助于调节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