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是指城邦中的公民参与统治、管理、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名著《政治学》中这样写道:“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所以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只要从参与政治生活中得不到更多的好处,他们就对参与公共事务和统治国家没有什么兴趣。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只想赚钱而不是为了名誉。”亚里士多德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 A.参与政治的公民才是好公民 |
| B.农民因为忙于生产而不愿参与政治 |
| C.参与政治不能给农民带来名誉 |
| D.国家只需要少数贤人来管理 |
胡适说:“(进化论的介绍与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当头棒喝”说明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开始兴起 |
| B.“绝大的刺激”反映了中体西用得到广泛认可 |
| C.“思想像野火一样”反映了自由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
| D.进化论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
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B.彻底完成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
| C.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光绪二十四年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
|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
洋务运动中,在对汉阳铁厂进行选址时,清政府所请的西方技师提出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势、运输、矿石、煤、水等。而张之洞坚持汉阳铁厂要建在“能看见烟囱,便于上级检查和领导观光的地方。最终,汉阳铁厂建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的稻田里。对该事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西方技师的选址标准表明西方人看待事物科学而理性 |
| B.张之洞坚持自己的观点,使汉阳铁厂顺利建成,并得到很好的发展 |
| C.清政府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有效交流与沟通,铁厂办垮在情理之中 |
| D.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习别人长处要有谦虚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
科技进步推动军事技术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这种新式武器采用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有()
①煤炭的广泛运用②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③炼钢技术的突破
④石油的广泛运用⑤蒸汽机的改进与运用⑥炼铁技术的进步
|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②③④ | D.①③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