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并不马上变色为止,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          色变为      色时,停止滴定。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                   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
(5)下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              mL

(6)根据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25.00
0.50
20.40
第二次
25.00
4.00
24.10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保留四位小数)          mol/L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的电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Ⅰ)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
(1)写出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的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某同学取少量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加热,产生少量沉淀。该同学由此得出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反应,生成了溴化钠,你认为是否合理,原因:
(2)写出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的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现象是,水的作用是。除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外,还可以用检验生成的气体,此时还有必要将气体先通入水中吗?(填“有”或“没有”)

(Ⅱ)下面是实验室制乙烯并检验其性质的装置图,请回答: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反应的方程式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
(2)烧瓶中混合液逐渐变黑,并产生某些无机杂质气体,写出产生杂质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检验乙烯的生成,试管中应盛放
现象为
(4)洗瓶中盛放的试剂为,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某学习小组同学为了确定盐酸 、苯酚、碳酸的酸性强弱,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进行实验:

(1)锥形瓶内装某可溶性盐,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C中的现象为,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B中的试剂为,作用

(I) 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用FeCl3溶液做腐蚀液与Cu反应生成CuCl2和FeCl2
(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检验溶液中Fe3+存在的试剂是,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
(Ⅱ) 印刷电路的废腐蚀液含有大量CuCl2、FeCl2、FeCl3,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浪费。通过下列流程可从该废液中回收铜,并将铁的化合物全部转化为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原料循环使用。

⑴ 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步骤②需加入的试剂A是(填化学式)。
(3) 步骤③通入的气体B是(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为测定滤渣中铜的质量分数,取50g的滤渣与足量的试剂A反应,得到5.6L气体(标准状况下),试计算滤渣中铜的质量分数。

混合物A中含有KAl(SO42·12H2O、Al2O3和Fe2O3,通过下图所示方法可分离回收Al2O3和Fe2O3

回答下列问题:
(1) 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2) 为了使滤渣Ⅰ中某些成分溶解,便于分离出Fe2O3,所加入的试剂Ⅰ是(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向滤液Ⅰ中加入过量氨水可得到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 滤渣Ⅲ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滤渣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Al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在A装置中用固体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若在标准状态下收集到33.6L的氯气,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2) 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3) C装置的作用是
(4) 此实验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偏低。该学生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
形管中还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
施是
② 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将装置作何改进
(5) 家庭中使用漂白粉时,为了增强漂白能力,可加入少量的物质是(  )

A.食盐 B.食醋 C.烧碱 D.纯碱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1)请写出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欲制得氯气1.12 L,理论上需要消耗二氧化锰多少克?
(3)①若用3.36 L 氯气与4.0 mol/L的NaOH溶液反应制取简易消毒液,则需要多少毫升这种NaOH溶液能与氯气恰好完全反应?
②实验发现,该反应产物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