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民权思想逐渐成为影响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所谓非法之法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洋务派代表之一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指出“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倡此议者,岂得独安独活?且必将劫掠市镇,焚毁教堂,吾恐外洋各国必借保护为名,兵船陆军深入占踞,全局拱手而属之他人。是民权之说固敌人所愿闻者矣……昔法国承暴君虐政之后,举国怨愤,上下相攻,始改为民主之国。我朝深仁厚泽,朝无苛政,何苦倡此乱阶,以祸其身而并祸天下哉?……考外洋民权之说所由来,其意不过曰:国有议院,民间可以发公论达众情而已。但欲民申其情,非欲民揽其权。译者变其文曰民权,误矣。美国人来华者,自言其国议院公举之弊,上挟私,下偏徇,深以为患,华人之称羡者,皆不加深考之谈耳。近日摭拾西说者,甚至谓人人有自主之权,益为怪妄。…… ”
材料三   梁启超认为 “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害民智为第一要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凡国必风气已开,文学已盛,民智已成,乃可设议院,今日而开议院,取乱之道也。”
材料四   孙中山认为“世界的潮流,由神权流到君权,由君权流到民权,现在到民权,便没有方法可以反抗”。 ……他说:“余之从事革命,以为中国非民主不可。其理由有三:既知民为邦本,则一国以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满洲之人入据中国,使中国民族处于被征服之地位,国亡之痛,二百六十余年如一日,故君主立宪在他国君民无甚深之恶感者,独或可暂安于一时,在中国则必不能行……中国历史上之革命,其混乱时间所以延长者,皆由人各欲帝制自为,遂相争相夺不已。行民主之制,则争端自绝,此自将来建设而言之者也。有此三者,故余之民权主义,第一决定者民主。”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认为理想的君、臣、民关系是什么?为实现以上政治理想,黄宗羲提出了什么方案?分析黄宗羲与近代中国民权思想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权之说在近代中国逐渐传播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归纳张之洞反对民权之说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比较孙中山与梁启超民权思想的不同,依据材料四,简要评述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评价孙中山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有四个国家的代表在谈话:
甲说: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乙说: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太你还嫩了点!
丙说: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丁说: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材料二列宁曾说:华盛颤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1)指出材料中体现美国意志的话。材料反映了哪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其矛盾的焦点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二中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

【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请回答:
(1)在下表中填写中国古代的改革(各举一例)

类型
改革
社会内部调整政策,富国强兵

促进新旧社会制度变革

(2)在近代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中国出现的第一次重大社会运动是什么?这次运动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施五年计划,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举措。下列是《中国青年报》编辑的新时期历次五年计划的发展重点:
——转自《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
(1)“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期间的重大改革举动。
(2)“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简答在新时期实行“五年计划”的过程中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

【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3月30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承认“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些”,沙皇政府成立了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各省先后成立了省贵族委员会,各自探讨改革方案。后来提出代表性的两个方案:一个要求完全废除农奴制;通过赎买方式把土地分给农民;土地由农民本人赎买,封建地租的赎金则应由国家负担。另一个方案规定只将宅因地分给农民,而全部土地的所有权仍归地主。
材料二日本派出使团到西欧国家考察。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遍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利通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依据材料回答:
(1)为推行改革,俄、日两国各自采取了哪些准备?
(2)一般认为,俄国改革在建立新的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突破,日本则建立起全新的经济文化制度。从所给材料看,造成这一改革结果的原因分别如何?

【历史—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主权属于国民;二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点。(6分)
(2)据所学知识,概述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两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历程,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启示?(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