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凯末尔改革从民族问题入手,依次解决政治、宗教、社会习俗、经济等问题,采取每个时期只做一件事情的策略,针对每一件事情,凯末尔也颇为用心策划,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一是容易解决的问题通常反对者较少……二是先易后难便于改革的成功,每一次成功都为凯末尔的权威加上一重砝码,又为接下来的改革扫清了道路。(如亨廷顿所说“改革是由凯末尔计划好的,这种统一——权威——平等,是实现现代化最有效的顺序。”)
——崔大权《改革的任督二脉:勇气与智慧》
材料二    至1938年11月10日凯末尔去世时,新土耳其已经确立。诚然,这种“新”仅具有广度而不具有深度。农民构成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当中大部分人仍墨守其古老的穆斯林的思想和习惯。但另一方面,统治这个国家的新的杰出人物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方面已欧化。许多农民也已大大改变,同政府建立了过去几个世纪中从未有过的友好关系。土耳其较之其他穆斯林国家,已在一个大得多的程度上成为钒末尔所设计的“现代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凯末尔为了顺利推行改革采取了哪些有效策略?这些策略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简述凯末尔改革对土耳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材料二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财产权、对政府的监督权和反对权。
材料三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以上材料均来自洛克《政府论》
请回答:
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克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
(2)依据材料,概述洛克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9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现在,欧洲正朝着必然的变化迈步前进,企图推迟这个进程是白费气力的徒然挣扎。
—摘自[法]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
材料二在拿破仑那个时代的人们看来,他的任务就是“征服”,但是,他们并未看到他确实是在“创造”。这一点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他在毁灭一个旧时代的同时,又在创造一个新时代。
—摘自[英]J·F·C·富勒《战争指导》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拯救革命”,“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的史实。(8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那个时代的人“只看到了征服”却“看不到创造”的原因。(7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
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迁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请回答:
⑴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定国是诏》颁布时的历史背景。(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定国是诏》作出简要评价。(9分)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宗族制度源于宗法制,到了宋代乡村的宗族制度不断完善,修宗谱、建宗祠、立族长、订族规较为盛行和完备。“每有纷争,最初由亲友老和解,不服则诉诸各房分祠,不服则诉诸叠绳堂。叠绳堂为一乡最高法庭,不服则讼官矣。”从宋之后,宗族习惯法以成文的形式表现出来。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北大学者田成有认为:“宗族制,缘于礼,重血缘,建立在固有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上,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材料二陈永平、李委莎的社会调查报告《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社会学研究》1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选取材料中的任一观点进行评述。
(要求:对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可以运用材料或者所学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5分)罗斯福新政时期围绕法院改革出现了重大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然,这三驾马车,即政府的三个部门—国会、行政部门和法院。其中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曳;而第三匹却不然……法院的所作所为已不像是一个司法机关,却像一个政策机关了……当国会在谋求稳定的全国农业,改善劳工条件,保障企业抵制不公平的竟争,保护我们的国家资源,并以其他种种方法来满足我们明显的全国性需要时,法院的多数人却擅权对国会通过的这些法案的睿智妄下断语……任何联邦法院的法官或最高法院的法官,年届七十,而不利用退休的机会享受养老金,当时在任的总统,应按宪法要求征得参议院的同意,任命一名新的法官……
—罗斯福1937年呼吁改革法院的演说
材料二答案是清楚的。它对司法部门施加压力。它企图把行动步骤和裁决强加于各级法院……这一议案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司法权的侵犯……据说一个反动寡头政治家无视大多数人的意志,这一议案在于“拆开法院,以便实现大多数人的愿望”。也就是说,这一议案十分明确的目的就是增加法官人数,以抵消某些现任法官的意见……这一议案应该予以驳回,以使类似的议案将永远不会再次提交给美国自由人民的自由代表。
—美国司法委员会反对改革的报告
请回答:
⑴指出材料一中罗斯福改革法院的理由。(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推行这一改革的背景、条件和目的。(9分)
(2)整理材料二中司法委员会反对改革的理由。(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法律依据。(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