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2)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方法是 (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之一)。
(3)将25℃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35℃时,分别用等质量的甲、乙、丙配制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小的是 。
(5)如图所示,35℃时,A、B两试管中分别盛有甲、丙的饱和溶液,并都有少量固体存在。若向试管外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某固体物质后,A试管内固体明显减少,B试管内固体逐渐增多。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
⑥食盐水;⑦氖气。请用这些物质的代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
(3)属于混合物的是 ;
(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5)常温下是固体的是;
某兴趣小组同学按照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你认为设计该实验是为了测定;
(2)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不妥的是;(填序号)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④选用教室里的空气
(3)通电使红磷燃烧,燃烧的现象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4)红磷燃烧了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原因可能是;
(5)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室常见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 ③。
(2)用右图中的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填a、b或c)。
(3)利用装置A制氧气,棉花团的作用是;在结束实验时要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原因是:。
(5)下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6)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①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A”或“B”);
②用D收集氧气,当气泡时,再开始收集;该收集方法叫;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
有人曾称下图这个装置为“万能瓶”,在实验室或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它的特点是:瓶口塞上有两个导管,一长一短,两边都可进可出; 瓶内可以是空气,可以是水,还可以是油等其它液体。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装满水,氧气由进;(填字母)
(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瓶内装满空气,氧气由进;(填字母)
(3)医院给病人输氧气,瓶内装半瓶水,a导管连接,b导管连接, 使用该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选填“病人鼻子”、“ 氧气钢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