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傍晚,我像一只快活的小鸟蹦蹦跳跳地跑进校园,参加“中秋赏月晚会”。进入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心装点的主席台,一条横幅高悬在主席台上方,横幅下面是用彩笔绘出的红艳艳的苹果、黄澄澄的鸭梨,多美呀!
夜幕降临了,小树上的彩灯一闪一闪的,就像明亮、快活的眼睛。大队辅导员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说:“晚会开始了。”顿时,教室里一片欢腾。你看,张明和孙磊说的相声,逗得大伙笑得合不拢嘴;一年级同学演的“小蜜蜂”,多么有趣呀;五年级同学演的“丰收舞”可真吸引人。
“月亮升起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句,我情不自禁地望着那夜空,多美的月亮啊!它慢慢地、慢慢地升入夜空,是那么圆,那么亮,简直就像一个明亮的大圆盘。她把银色的光辉洒在校园的小树上,映照在同学们的脸上,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哧——叭”,一个震耳欲聋的响声回荡在夜空里。放烟花啦!只见绚丽多姿的礼花竞相开放。有的像金色细雨,纷纷落下,有的像孔雀开屏,惹人喜爱。“快跳舞吧!”小丽拉着我的手,汇入欢乐的人群里。小伙伴们戴着各种美丽的头饰翩翩起舞。校园仿佛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月亮升得更高了,披着月光,踏着节拍,小伙伴们沉浸在欢乐之中。
(1)这篇文章是按( )顺序写的,从文中画出相关词语。
(2)请用“__”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作者把月亮比作明亮的大圆盘,我们还可以把它比作( )。
(3)月亮那么圆,那么美,古往今来,人们常常望着月亮产生无限的遐想。这个时候你会想到什么,你的美好愿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文品读。
一只小鸟
偶然记起前天在树下看见的一件事——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羽毛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瞅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jiào jué)得非常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擞抖擞翎(líng)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新,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dàn tán)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两只老鸟箭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漓地落(luò lào là)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失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1.用“√”选出文中正确的读音。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________”画出文中一个拟人句。
3.这篇散文告诉我们( )。
A.要学会欣赏美好的东西,不要太贪婪,太自私了。
B.爱护自然环境要从小开始,从小事做起。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觅( )消失( )丰满( )
5.读完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中美好的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1.照样子,写词语。
皑皑白雪: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读了画线的句子,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你想对贝蒂说的话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心阅读。
这是一只(非常十分)漂亮又可爱的鸽子。它全身(穿着披着)灰褐色的羽毛,嘴尖尖的,嫩黄嫩黄的,上面还有一撮灰褐色的绒毛。它眼睛虽然很小,但滴溜溜地转动着,显得特别有神。鸽子翅膀上的羽毛有点(特别特殊),灰褐色上罩着一层绿莹莹的(光泽光芒),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一闪一闪的。这时鸽子张开了翅膀,呼扇了几下,看上去真像两把五颜六色的扇子,美丽极了。鸽子的脚是红色的,爪子尖尖的,脚踝上还套着一个塑料圈。听老师介绍说,那是脚套,是信鸽的标志。
1.联系上下文,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2.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把鸽子的样子写清楚的。(填序号)
A.嘴、眼、羽毛、翅膀和脚。 | B.羽毛、嘴、翅膀、眼和脚。 |
C.翅膀、嘴、眼、羽毛和脚。 | D.羽毛、嘴、眼、翅膀和脚。 |
3.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话写的。
4.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第二层的层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fù bù( )的羽毛像赤褐色的chèn shān(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1.看拼音,填写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
(1)又尖又长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浅绿色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描写翠鸟身体的颜色鲜艳时,先写_________部;后写_________部;再写_________部,顺序清楚。其中,还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翠鸟描写得活灵活现,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之情。
美文品读。
宋徽宗考画师
宋朝皇帝宋徽宗酷爱绘画艺术,他不仅画得一手好画,而且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
一次,画院招考画师,宋徽宗出了一道题:深山藏古寺。要求前来应考的画生照题作画。画生们的画交上来后,宋徽宗当着群臣的面评画。看着一张张的画卷,他眉头不展,只是摇头。原来,有的画面是一座古寺在崇山峻岭之中,有的画面是古寺的顶角在高山密林中露出……突然,他的眼睛一亮,满脸露出惊喜之色。他左手捋(lǚ)着短须,右手拿着画,边看边大声赞道:“好画!好画!切中题意,构思巧妙,此画终于把古寺藏住了。”只见这张画面上,山峦起伏,一条曲折的蜿蜒山路一直伸到山脚下,一股溪水从山脚下流过,一个老和尚正在溪水边挑水。整个画面简洁流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宋徽宗高兴地把这幅画的作者列为第一名。
1.用“”画出描写宋徽宗神情的句子。
2.读了短文,你觉得被宋徽宗定为第一名的画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