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地 球
古时候,中国人有“天圆地方”的说法,以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代的西洋人以为地是扁平的,四周都是大海。还有人认为地应该像翻过来的茶碗,下面有三只大象
托着。那大地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在2000多年以前,有一位古希腊思想家,名叫毕达哥拉斯,他说地是圆的,可没有事实证明。500年以前,意大利人哥伦布,想绕地球一圈,结果绕了半个地球,就停止了前进。后来,葡萄牙人麦哲伦,从葡萄牙出发,一直向西,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麦哲伦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事实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人。
另外,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也能够发现地球是球形的。站在海边看远方开来的轮船,最初我们看见船上的桅杆;后来,船身渐渐地露出来;最后,我们才看见整个轮船。我们在野外走路,老远看见一座山,只能看见山头,走近了,才会看见山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地球是一个圆球。
地球是不是一个很圆的球呢?不是。它的东西直径稍长,南北直径稍短,不过相差很小,几乎看不出来。我们要环绕地球修一条铁路,这条铁路要有4万多公里长,如果用一辆每小时跑50公里的火车,一刻不停地飞驰,也要走一个月零三天。如果从北极开一条地道,经过地球的中心,一直通到南极,地道长度要有12756公里——地球直径约12756公里。
(1)把人物与他所在的国家连接起来。
毕达哥拉斯 葡萄牙
哥伦布 古希腊
麦哲伦 意大利
(2)古时候,有许多关于地球的传说和神话:
中国人有______的说法,意思是________;
西洋人以为_____。还有的人以为________。
(3)文章中举了哪几个例子来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地球是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课文,你对地球有了哪些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资料夹
何为送别诗?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如《送友人》、《送元二使安西》、《夜雨寄北》等。“爱别离,怨憎会”,是佛家所说的人生大苦之一,正因如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有名的诗人、画家。是唐朝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高适(702—765)字达夫。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以写军旅生活最具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按要求回答问题。
起初,琴声,有如山泉从中蜿蜒而来,缓缓。这似乎是阿炳在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乐曲进入了。它以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抒发了。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舒缓而又,恬静而又。阿炳用这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他爱那,他爱那,他爱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画出琴声所表达的内容,用“”画出琴声所表达的情感。
月光下的童年
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观赏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 景物),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乘凉。
我也是月光下长大的。记得夏天每当夜(暮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小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故事声中入睡,感到是那么快乐。
幼时,我很爱捉虫,在朦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的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了。我悄悄走近草堆,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块的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小心地用双手一捂,然后,小心翼翼地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小伙伴斗蛐蛐。
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暖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在月光下品尝月饼,唱着“八月十五月儿圆”的歌,真快乐。
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也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和的月光。在我眼中,月亮那么美,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我爱美丽的月光。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2)把文章分成三段,并归纳段意。
生命的价值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仍在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碎它。然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的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有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在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的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整齐或不整齐,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你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1)请将20美元的钞票的经历与演讲者所阐述的生命价值--对应填写。
(2)20美元被揉成一团”比喻
(3)20美元被碾的又脏又皱”
比喻
(4)“20美元仍是20美元
比喻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一个八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想得那么多,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不过,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它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小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地球在旋转,江河在奔流,生命在活动,对他来说,这一切也许是莫名其妙的,可他已经模糊地意识到:这就是生命,这就是最美好的时刻。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莫名其妙——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是什么?
(3)这句话采用了()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