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就谋求与国民党合作。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曾经走过一段坎坷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想建立一所培养革命军事干部学校的愿望已有很久了。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期间,正式决定建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5月5日,黄埔军校最终正式成立并开学了,定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民国15年7月,国民政府出师北伐,黄埔学生军成为北伐军重要骨干力量。叶挺独立团是北伐的先锋。
(1)依据材料一回答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共同进行了哪两项重大活动?材料中的“民国15年”是公元多少年?
材料二     为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行动,扣留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事变发生后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调停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2)请说出材料二中“事变”的名称。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材料三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材料三中的“双十协定”是国共什么谈判中取得的成果?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什么?全面内战结束后,哪一地区再次与大陆分离?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何感悟?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全面内战的爆发 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请回答:
(1)上述文字选自谁的什么作品?
(2)他对词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与他的词风格相一致的另一位南宋词人是谁?其作品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2 “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海南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上材料最早应写于什么时候?根据是什么?
(2)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两则材料都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3)你知道指南针是在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试谈谈指南针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

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教授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发现它的主要优点就在宋代。”结合这一观点,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曾经发明了火药和火器的中国却在英吉利的洋枪洋炮的攻击下惨败,有人就把中国的惨败归罪于火药、火器的发明及西传,鲁迅先生就火药、火器的发明与应用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鲁迅先生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乍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马克思
材料2 “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它当饭吃。 ——鲁迅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说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进程做出了什么贡献?
(2)材料二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现象?
(3)四大发明在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