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介词,因为 |
B.而刘夙婴疾病被……缠绕 |
C.九岁不行不可以 |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清明的教化 |
对《陈情表》全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就被迫改嫁,李密是由祖母抚养成人的。 |
B.尽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仍以亲情为由辞不就职。“欲苟顺私情”委婉地表达了他对这一做法的坚持。 |
C.李密在陈情中既表述自己“愿乞终养”的愿望,又表达了对晋武帝活着尽忠效死,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忠心。 |
D.陈情表开篇就提出不愿应召,接着从自己的幼年的不幸的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最终让君王收回成命。 |
下列句子用斜线(/)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 |
B.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 |
C.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 |
D.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2)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②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③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④王后将相,宁有种乎?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时人莫之许也 | B.时不我待 |
C.客有吹洞箫者 |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下面句式,两两相同的是()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D.而齐人勿附于秦 |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今京不度,非制也(制:名词活用为动词,控制) |
B.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
C.多行不义必自毙(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
D.庄公寤生,惊姜氏(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惊) |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晞一营大噪,尽甲(甲:名词作动词,披上铠甲) |
B.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裂:使……裂开) |
C.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
D.奈何欲以乱败郭氏(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败、败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