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 + O2(g) = 2CO2(g) △H = —566 kJ/mol
CH4(g) + 2 O2 (g) =" C" O2 (g) + 2H2O(l) △H = —890 kJ/mol
由1molCO和3molCH4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A.2912kJ | B.2953kJ | C.3236kJ | D.3867kJ |
下列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分离的是( )
A.混有泥沙的食盐 |
B.混有水的酒精 |
C.白糖与食盐的混合物 |
D.铁粉和泥沙的混合物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结晶法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Na2CO3溶液的pH |
C.Zn和硫酸反应时,为了使制取氢气的速度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
D.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最终会产生沉淀 |
对比和类推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的方法。已知镁和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高温下,镁和铝在空气中都有抗腐蚀性 |
B.镁和铝都能跟稀盐酸、稀硫酸和强碱反应 |
C.镁在点燃条件下可以跟二氧化碳反应,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D.铝遇冷的浓硝酸“钝化”,镁遇冷的浓硝酸也发生“钝化” |
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双选)( )
A.硝酸钾、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钡 |
B.硫酸、硫酸铝、氯化钠、氢氧化钠 |
C.盐酸、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 |
D.硫酸氢钠、硫酸镁、碳酸钠、氢氧化钠 |
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 B.2∶1 |
C.3∶1 | D.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