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
话说三国时魏国的名将司马懿占领了街亭以后,亲自带领15万大军向西城这个地方来了。
这一天,诸葛亮正和部下商量怎么抵抗的事,忽然探子飞马来报:“司马懿带领15人马朝西城打来。”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带的5000兵有一半是运粮草的兵,不能打仗,司马懿的兵一到都吓得胆战心惊,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诸葛亮到城头一看,果然尘土飞扬,魏兵分两路向西城杀来。诸葛亮传下命令叫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入,也不许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用20个老兵扮成老百姓的模样,拿着扫帚打扫街道,如果魏兵到了不许乱动。
诸葛亮吩咐完了,自己把讲究的鹤毛大衣一披,带上丝织的头巾,领着两个小童儿上了城楼,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工夫不大,司马懿的魏军来到了城下,一看这种情况,都不敢前进了,连忙报告司马懿。
司马懿在马上远远望去,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脸笑容,喝酒弹琴,轻松自得,没事人一般。司马懿看了,心里非常疑惑,连忙下令叫军队向后撤退。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问:“为什么要撤退?是不是诸葛亮没有兵故意作出样子来迷惑我们?”司马懿说:“你小小年纪懂什么,诸葛亮一向小心,从来不做冒险的事儿。他在城楼上一坐,四门打开,里面一定有埋伏。我们( )进去,( )中了他的计,快快后退40里!”
司马懿的兵后退了。诸葛亮见司马懿的兵马撤退了,拍手大笑起来。左右的官员都很惊奇,就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如今带了15万大军攻打过来,见了丞相为什么退得这样快?”
诸葛亮说:“司马懿知道我一向很小心的,绝不敢冒险。今天我把城门大开,他就会怀疑我有埋伏,所以他很快就撤退了。其实我倒不想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我才有这个办法的。”
部下听了都很敬佩他,说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想出办法来。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胆战心惊( ) 敬佩( ) 吩咐( ) 惊奇( )
(3)诸葛亮听说司马懿来进攻,做了哪些安排?为什么这样安排?
(4)司马懿为什么后退?说明司马懿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5)请你用一句话夸一夸诸葛亮。
课内阅读:拐弯处的回头
①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②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③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④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 A.弟弟 | B.同学 | C.爸爸 | D.“我” |
找出能够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爸爸自己走了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自然段中“……好像不经意的回过头来,很快就瞟了弟弟他们一眼……”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这篇短文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可爱的秋娃娃
秋娃娃挥舞着彩笔来了,
它淘气地一画,大地神奇地变了颜色。
一片片树叶黄了,一个个果子熟了。
稻子一片金灿灿,
五彩的秋菊乐得笑开了怀。
秋娃娃多呆会儿好吗?
我多想把这些美妙的景象永远留住。
可是来不及了,因为冬姐姐马上就要来了。
那么,再见吧,秋娃娃,
咱们明年再相会!文章共()句话。
量词填空:
一()树叶 一()工匠一()筷子
一()牛皮一()大衣一()水珠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秋娃娃()的稻子( )的景象()的冬姐姐为什么我不能把这些美妙的景象留住()。
A.因为冬姐姐马上就要来了 B.因为秋娃娃太淘气了在短文中找出意思相近的词语:
顽皮——()美好——()
课内阅读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给孩子们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
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课文写了()的妈妈和()的妈妈有办法。
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只要挂住(),孩子们就能去()、()。
豌豆妈妈让孩子(), 啪的一声,( ),孩子们就( )离开妈妈。我还知道()的妈妈,()。
课外阅读
找小鸭
小兔子跳哒哒,踢开房门找小鸭, 踢坏桌子打了碗, 气得小鸭不理它,小花猫,找小鸭, 轻轻敲门说了话,
讲文明,讲礼貌,小鸭高兴欢迎它。文中写了三种小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鸭喜欢_______,讨厌_______,因为_______把门踢开,而_______把门敲开,说明_______很有礼貌。
你喜欢短文中的哪种小动物?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
绿孔雀寨
古时候,橄榄坝人的祖先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们多想找一块富饶美丽的土地,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啊!
一天,突然从天上传来一阵叫声:“到橄榄坝去吧,那里会让你们过上幸福的日子!”
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绿孔雀.绿孔雀说完,就展翅向远处飞去.人们欢欢喜喜地跟着绿孔雀向前跑.
跑啊,跑啊,历尽了艰难困苦,终于到了一个大坝子.但是,那里到处都是沼泽,成群的蚊子黑压压地飞来飞去,毒蛇缠在树上吐着芯子.有的人看了,说:“绿孔雀不是骗大家吗?”
但是一些坚强的人留下来了,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来建设橄榄坝.
一年年过去了,橄榄坝变了样.一片片整齐的竹楼;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有芒果、木瓜、荔枝、椰子、柚子、芭蕉……一树树、一枝枝挂满了累累果实;远处是葱郁的树林、成群的牲畜、金黄的稻田……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绿孔雀没有骗人.
后来这个寨子就起名叫绿孔雀寨.按要求从第六自然段中摘抄词语.
(1)描写色彩的词: .
(2)描写果树和果实多的词: .
(3)描写牲畜兴旺的词: .读短文,说说橄榄坝原先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用最简洁的话概括短文的意思.
————————————————————————————————————..联系你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谈一谈你认为的“幸福的日子”是怎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