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精卫填海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
炎帝有个女儿,名叫精卫,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子把小孩子当马骑。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
精卫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怒斥道:“你这个人太不知羞耻,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说你是英雄。”
大孩子见精卫是个小姑娘,生得单(báo  bó)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孩背上跳下来,走到精卫面前说:“我是海龙王的儿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
精卫说:“龙王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炎帝的女儿呢,以后你少到陆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挂到树上晒干。”
龙王的儿子说:“我先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往后少管小爷的闲事。”说着动手就打。精卫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手脚十分灵活,力气也不小,见对方蛮(hénɡ  hènɡ)无礼,并不示弱,闪身躲开对方的拳头,飞起一腿,将龙王的儿子踢个嘴啃泥。
龙王的儿子站起来,不肯服输,挥拳又打,被精卫当胸一拳,打个仰面朝天。
过些天,精卫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开心,刚巧让龙王的儿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精卫说:“那天在陆地上让你捡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门前,赶快认个错,不然我兴风作浪淹死你。”
精卫倔强地说:“我没错,认什么错。”
龙王的儿子见精卫倔(qiánɡ  jiànɡ),根本没有服输的意思,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精卫来不及挣扎(zhá zā),就被淹死了。
精卫死后,变成一只小鸟,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jiē  xián)来石头与树枝投向大海,并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像是在激励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龙王的儿子为什么要淹死精卫?
                                                                      
                                                                      
(3)精卫为什么要立志填海?她是怎样做的?
                                                                      
                                                                      
(4)请你用几个成语描述一下精卫。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文品读。
一只小鸟
偶然记起前天在树下看见的一件事——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羽毛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瞅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jiào jué)得非常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擞抖擞翎(líng)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新,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dàn tán)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两只老鸟箭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漓地落(luò lào là)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失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1.用“√”选出文中正确的读音。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________”画出文中一个拟人句。
3.这篇散文告诉我们( )。
A.要学会欣赏美好的东西,不要太贪婪,太自私了。
B.爱护自然环境要从小开始,从小事做起。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觅( )消失( )丰满( )
5.读完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中美好的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1.照样子,写词语。
皑皑白雪: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读了画线的句子,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你想对贝蒂说的话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心阅读。
这是一只(非常十分)漂亮又可爱的鸽子。它全身(穿着披着)灰褐色的羽毛,嘴尖尖的,嫩黄嫩黄的,上面还有一撮灰褐色的绒毛。它眼睛虽然很小,但滴溜溜地转动着,显得特别有神。鸽子翅膀上的羽毛有点(特别特殊),灰褐色上罩着一层绿莹莹的(光泽光芒),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一闪一闪的。这时鸽子张开了翅膀,呼扇了几下,看上去真像两把五颜六色的扇子,美丽极了。鸽子的脚是红色的,爪子尖尖的,脚踝上还套着一个塑料圈。听老师介绍说,那是脚套,是信鸽的标志。
1.联系上下文,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2.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把鸽子的样子写清楚的。(填序号)

A.嘴、眼、羽毛、翅膀和脚。 B.羽毛、嘴、翅膀、眼和脚。
C.翅膀、嘴、眼、羽毛和脚。 D.羽毛、嘴、眼、翅膀和脚。

3.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话写的。
4.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第二层的层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fù bù( )的羽毛像赤褐色的chèn shān(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1.看拼音,填写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
(1)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绿色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描写翠鸟身体的颜色鲜艳时,先写_________部;后写_________部;再写_________部,顺序清楚。其中,还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翠鸟描写得活灵活现,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之情。

美文品读。
宋徽宗考画师
宋朝皇帝宋徽宗酷爱绘画艺术,他不仅画得一手好画,而且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
一次,画院招考画师,宋徽宗出了一道题:深山藏古寺。要求前来应考的画生照题作画。画生们的画交上来后,宋徽宗当着群臣的面评画。看着一张张的画卷,他眉头不展,只是摇头。原来,有的画面是一座古寺在崇山峻岭之中,有的画面是古寺的顶角在高山密林中露出……突然,他的眼睛一亮,满脸露出惊喜之色。他左手捋(lǚ)着短须,右手拿着画,边看边大声赞道:“好画!好画!切中题意,构思巧妙,此画终于把古寺藏住了。”只见这张画面上,山峦起伏,一条曲折的蜿蜒山路一直伸到山脚下,一股溪水从山脚下流过,一个老和尚正在溪水边挑水。整个画面简洁流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宋徽宗高兴地把这幅画的作者列为第一名。
1.用“”画出描写宋徽宗神情的句子。
2.读了短文,你觉得被宋徽宗定为第一名的画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