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表中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的相关信息:
请回答:
元素代号 |
相关信息 |
X |
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 |
Y |
在第三周期的所用金属离子中,Y的离子半径最小 |
Z |
Z与Y同周期,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
T |
T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生成的强碱电离出两种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 |
(1)元素T与X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B的电子式为 ,该化合物中所含的化学键有 (填化学键名称)。
(2)单质T与冷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逐滴加入到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直至过量(边滴加边振荡),写出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反应m A+n B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1)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
n、p的关系是。
(2)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
(3)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态。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6分)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101kPa下,1g乙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9.7kJ。则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g NO2需要吸收16.95kJ热
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1)用1 L 1.0 mol/LNaOH溶液吸收35.2 g CO2气体,溶液中CO32-与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4)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
。
(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
过滤时:。
蒸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