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讽刺小说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所以讽刺小说从《□□□□》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其中的“《□□□□》”最有可能是( )
周王朝的大小官职,有很多是世代相承的,这样就形成了“世卿世禄”的局面。同时,还出现了不少以官职为氏号的家族,占有大量地产。这体现出
A.西周政治统一和经济统一相结合 | B.政治集权和经济集权并重 |
C.周代政治受血缘关系影响很大 | D.周王在全国建立宗法制度 |
清代史学家赵尔巽评太平天国时说:“秀全以匹夫倡革命,……立国逾十余年,用兵至十余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已伤矣。中国危亡,实兆于此。”这段推论
A.论据充分结论错误 | B.论证不力结论正确 |
C.以人带事史论分离 | D.立场片面因果颠倒 |
下图阴影部分反映的是某国际组织的发展过程。这一组织的发展
1967年 1973年 1995年 2004年
A.加剧了地区的军事对立 | B.实现了货币的完全统一 |
C.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D.基本实现了成员国经济均衡发展 |
1946年3月13日斯大林发表谈话:“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应当指出,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伙伴。”这段话表明
A.美英两国的法西斯势力猖獗 | B.英国企图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
C.美苏关系进入了冷战时期 | D.美苏正由战时同盟走向对立 |
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争的取胜 | B.“殖产兴业”的推动 |
C.1889年宪法的颁布 | D.军事工业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