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几位同学以“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下列分析报告:
第一、政策变化:
(1)1950年,我国在农村开展____________运动
(2)1953年,国家决定对农业进行_____________改造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发动了_______和___________运动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分析比较:
(1)1958年,农村政策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后果: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改革对农业生产影响:
第三、得出结论:
对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应遵循原则的建议:(至少说出二点)
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某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以下是小虎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请根据要求,在空白处各举一例史实,帮助小虎完成这期板报。(前三空2分,后5空1分,共11分)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嫁给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话出自哪位历史人物?此人因此获得什么尊称?
(2)材料二中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是哪个民族?除了金城公主,唐朝还有哪位公主嫁给这个民族的首领?
(3)材料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这是谁的诗句?(1分)
(2)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3)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诗仙”又是谁?“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的诗人又是谁?(各2分)
(4)唐诗如此繁荣和唐朝的哪一制度有关?具体是什么?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1分)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1分)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1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哪一地区?(1分)假如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三幅图片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唐宋时期,中外的友好交往是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专门机构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 与材料一图中数字①③所对应的国家分别是哪两个?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国家,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2) 材料二中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 结合上述材料,你可以看出唐宋时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