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中国的主要邻国,其发展道路十分引人注目。请根据有关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7世纪时,日本进行了哪一次改革过渡到封建社会?是效仿了哪种制度?
(2)19世纪中期,日本通过哪次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又是向谁学习?
(3)“二战”结束时,日本经济陷入崩溃,但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又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说说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4)了解日本的历史,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对照表
战役名称 |
时间 |
交战双方及兵力对比 |
结果 |
官渡之战 |
200年 |
曹操(3-4)万—袁绍(10万) |
曹操胜 |
赤壁之战 |
208年 |
曹操20万—孙刘联军5万 |
孙刘胜 |
淝水之战 |
383年 |
东晋8万—前秦80万 |
东晋胜 |
请回答
(1)根据交战双方兵力投入与战役结果,概括出三次战役的相同点。
(2)这些战役一定程度改变了历史的发展,其中赤壁之战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3)通过分析以上战役,结合你对战争的了解,说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材料二: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言论出自何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一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3)材料二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4)材料三中的这种政策是谁推行的?
(5)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对儒学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但现象的背后,也有着共同的目的。这个共同目的是什么?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请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4)到了东汉时期,东汉政府又派一个人经营西域30来年,进一步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请你能说出这个人的名字。
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材料一:他在《世界百位名人录》中名列前十位,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学派曾是“百家争鸣”中著名的学派之一;他的思想在战国时得到了发展,西汉时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后世尊其为“圣人”
材料二:在他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在他的时代,开始创办私学,广招门徒,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他的弟子三千,有来自贵族阶层的,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
请回答:
(1)通过以上两则材料,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2分)他是什么时期的人?
(2)材料一:他创立了哪一学派?其言论收录在哪本书中?
(3)材料一:作为思想家,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材料二:作为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非常有见地的教育主张,请举出他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三句名言。
根据下面成语,请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名称(共10分)。
(1)卧薪尝胆——
(2)纸上谈兵——
(3)揭竿起义——
(4)楚汉之争——
(5)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