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KClO3代替MnO2制备Cl2,反应原理为KClO3+6HCl(浓)="=" KCl+3Cl2↑+3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为KClO3,其中Cl元素被还原 |
B.若有3molH2O生成,则反应中有6mol电子转移 |
C.浓HCl在反应中起酸性和还原性的作用 |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
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苯的分子式是C6H6,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 |
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分子中含有双键,所以属于烯烃![]() |
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 |
D.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结构 |
区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振荡,静置 | B.加硝酸银溶液后振荡,静置![]() |
C.与乙酸在有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 | D.加蒸馏水后振荡,静置 |
使1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 )
A.3mol | B.4mol | C.5mol | D.6 mol |
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起加成反应,也能起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烷 | B.苯 | C.乙烯 | D.乙醇 |
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
A.正极附近SO42-浓度增大 |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
C.正极上有O2逸出 | D.铜片上有H2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