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 C.察举制 | D.世袭制 |
下列关于《齐民要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强调了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性 |
| B.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
| C.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 |
| D.体现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时代特征 |
三国到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得到迅速开发,其中最发达的地区是
| A.洞庭湖流域 | B.鄱阳湖流域 |
| C.成都平原 | D.三吴地区 |
右图是秦铜权,权身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度量衡的诏文和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诏文。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这是当时全国通用的标准衡器 |
| B.采用皇帝世系纪年 |
| C.反映国家处于统一状况 |
| D.权身的诏文由太尉起草 |
我国古代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 B.地主阶级的要求 |
| C.统治者的权欲 | D.法家思想的启示 |
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的大碰撞时期,右图中的人物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 |
| B.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
| C.政治上主张“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
| D.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